汉朝历史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Posted 商汤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自古以来,天降大灾后,在如何禳灾祛难,转危为安这件大事上,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的过失,祈求上天消去惩罚,解救万民。然而,在东汉时代,有一个科长级的九品芝麻官,做了皇帝应该做的事。

  东汉有个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县人(《后汉书·谅辅传》)。他年轻时供职佐吏,为官清廉,浆水不受。后来任从事,大小事情都治办妥当,郡县的人都钦佩敬重他。

  那年夏天干旱,再不下雨,秧苗即将绝产。一郡之首的太守,站在庭院中让太阳曝晒自己来祈雨。晒了好几天了,依然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没有下雨的迹象。

  谅辅以五官掾(太守麾下管主要事务的官员)的身份出去祷告老天爷。他发誓说:「我谅辅身为郡守的主要属官,不能劝谏上司接纳忠言,推荐贤才,摒退奸佞,调和阴阳,致使天地隔绝不通,万物干枯。百姓翘首盼雨,没有控诉的地方,罪过全在我谅辅。如今郡太守在真诚反省,责备自己,已在庭院中接受天惩曝晒,为黎民百姓祈雨。为让甘霖早绛,我谅辅来认罪,为百姓求福,诚心诚意恳切真挚。若尚未感动神明,我现在发誓,如果到了中午不下雨,请让我用自己的身体来抵罪。」

  于是他命人堆积了一个大柴垛,自己坐在柴垛上,如天不下雨,准备在午时三刻点火自焚。

  接近午时,山上的云气变黑,响起雷声,下起大雨来,一郡的地方都得到润泽。当世的人因此称赞谅辅是最真诚爱民的人。

  老天爷为什么要给人类降灾?譬如,干旱、地震、洪水、毒霾、龙卷风等等,是因为人违反了天给人定的法则。在中外的关于人修炼的经典中,都有类似的论述。这个观点也都被中外的真修者所认同天降灾难于人,是对人类的恶行发出的警示,也是上天对人类慈悲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用这种方式通告人们:该反省和修正了!

  天是万能的,但天说话的方式却是含蓄的。他让人们自己向内找,找自己都做错了什么?以至引起上苍的震怒。

  第一位下「罪已诏」的帝王是商汤。商朝之初,曾大旱七年。商汤见臣子们祈雨七年而未解旱情,于是商汤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来:他命人把祭祀的柴架起来,商汤把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因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上天及鬼神伤害我百姓万民。」最后商汤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不能再用他人焚烧祭天,现在就烧我来祭天吧!」祷告完毕,他从容地坐到柴堆上去,命人点火,令人欣喜的是,柴还没点燃,天就降下了大雨。

  后人对商汤的作为,作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总结:「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能罪己·,国家就兴旺发展,把罪过都推给他人的夏桀、商纣,国家则很快就衰亡了。

  东汉名臣谅辅,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真有其事,决非杜撰。谅辅虽非帝王,应该说他比帝王更真心爱民。一名无名小吏,衣食无忧,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他那颗升腾着慈悲和善良的仁义之心,把百姓历尽干旱煎熬的绝望之情,感同身受。看得出来,他对自己长官的祈雨形式不以为然,他从思想到行为都有了越俎代庖的实际作为。这当然是他那甘愿为民献身的真挚而赤诚的心在起着主导作用。老天爷当然知道谅辅是至诚对天,精诚为民,所以时辰一到,老天爷就看在这个大好人的面子上,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一郡润泽,皆大欢喜。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钦佩,我们的先人所生存的时代与环境氛围。因为那是神传文化滋润神州大地的历史时期,是人人都笃信神佛,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年代。因而衍生出一幅幅众生遵循创世主的法旨,波澜壮阔让后人仰视的历史画卷。

  再冷眼看今朝,我们中华大地在中共恶党的独裁专制下,天灾肆虐,人祸横行,亿万民众生存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共恶党荼毒害死八千万中国的老百姓,还依然标榜自己「伟光正」。篡政七十年来,从来没说过一句自己全错了的话。实在被逼急了,则以黑社会流氓老大的口气说什么「三七开,四六开」,明明错的一塌糊涂,暴虐且邪恶的无以复加,还聒不知耻的粉饰太平。错误都是别人的,政绩功劳全是自己的,让全中国人都活在谎言和欺骗中。愈演愈烈的人祸,各种各样的天灾,邪党从上至下各级蛀虫们都置若罔闻,更有什者,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加大这些残民以惩的灾难。这一切都是邪党的魔鬼本质使然。

  我们坚信,中华大地上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只能是天灭中共后,自然就否极泰来了。这一天真的不远了!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汉代清官黄霸简介

  黄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1年,字次公,是淮阳阳夏人。黄霸为人,心思敏捷,通晓文法,而又性情温良懂得谦让,有智慧,善于组织调度下属。他做县丞,处理事情颁布决议都合乎法律,迎合人心,太守非常信任他

中国古代清官――华歆

  (?~231年),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禹城县)人。曾历任郎中、县令、太守、尚书、相国、司徒、太尉等职,先后受封安乐乡侯和博平侯。由于他为官严谨,清正廉明,一心为民,所以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总督李卫简介 李卫是怎么死的?

  李卫是清朝中期著名冠岩,官至总督,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深受皇帝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他康熙朝进入官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

总督李卫简介 李卫是怎么死的?

  李卫是清朝中期著名冠岩,官至总督,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深受皇帝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他康熙朝进入官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

汉朝历史 西汉清官召信臣传

  召信臣,字翁卿,西汉中晚期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曾任谷阳(今山东平阳西南)县令、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县令、零陵郡(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太守、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太守等职。由于他勤政爱民,清

汉朝历史 清官赵广汉为什么被腰斩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先被推举为秀才,

历史人物 总督李卫简介 李卫是怎么死的

  李卫是清朝中期著名冠岩,官至总督,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深受皇帝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他康熙朝进入官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汲黯简介

汉代人物中文名:汲黯别号:汲长孺国籍:西汉出生地:濮阳死日期:前112年职业:大臣重要造诣:勇于切谏,为民请命,敬服庶民官职:主爵都尉、淮阳太守汲黯人物平生(历史lishixinzhi.com)身世官

戏里面除了名字都是假的 揭秘真实包公

历史上的包拯脸是黑色的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老百姓对于清官的渴望和拥戴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清官是一心为民,不徇私情的,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在中国古代清官并不多见,而在这些无数不多的清官里最着名的,最让

刘邦为了逃命,多次把自己儿女踢下车,为何夏侯婴次次舍命相救

刘邦作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多,然而很有争议的就是他在战败以后,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了,据《史记》中记载,刘邦在楚汉战争时期,夏侯婴随从刘邦进军彭城,而当时刘邦的军队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