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国两制”的典范——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协议

Posted 政府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国两制”的典范——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协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国两制”的典范——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协议

“一国两制”的典范——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协议

1984年9月 26 日,中国和英国草签了香港问题的协议。12月19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被英国侵占之前,它隶属于广东省新安县(后改为宝安县,今深圳市)管辖。

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在19世纪中英鸦片战争以后,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10月,中英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界限街以南地区;1898年,英国趁列强瓜分中国之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及附近200个岛屿(即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 30日期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不承认旧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考虑到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中国政府在解放后一直维持香港现状,没有收回主权。

邓小平会见来华参加签字仪式的英首相撒切尔夫人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关于香港问题协议

到80年代,中国政府把实现祖国统一列为80年代的一大任务,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收回香港主权。

早在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

1984年6月 22日和23 日,邓小平在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的谈话时又指出:“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为妥善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1982年9月27日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发表讲话,认为中英政府在19世纪签订的条约是有效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地区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是不接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不受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收回整个香港地区。”

1983年7月12—13日,中英两国政府分别组成政府代表团开始第一轮会谈。

此后几经波折,经过22轮会谈,两国代表团终于在1984年9月18日就香港问题全部达成协议。协议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包括三个附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关于中英联合小组》和《关于土地契约》。1984年9月26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代表团团长伊文斯分别代表本国草签了该协议。

协议公布后,受到了中英两国人民的普遍赞扬和拥护。许多国家纷纷赞扬中英和平解决香港问题为世界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典范。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1月14日通过决议,对中英两国政府达成的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表示同意。英国议会上下两院也分别于12月10日和5日通过了此项协议。12月19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这一协议。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协议规定,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是:(1)收回香港以后,根据中国宪法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中央人民政府;(2)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3)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4)照顾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5)这些基本方针政策50年不变。此外,为了使联合声明得以有效执行,并保证1997年政权的顺利交接,在联合声明生效时成立中英联合联络小组。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包括三个附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和表决程序》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基本法》是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政权顺利交接的有力保证。邓小平说,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相关参考

回忆英国女王1986年盛大访华

女王夫妇访华期间登上长城。>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协议解决香港问题,消除了两国关系中最大、也是最后的障碍。中英各方面的关系和合作迅速发展,一度被誉为中英关系的“史上最佳时期”。1986年,英国女王伊

历史百科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1984年9月26日草签。1984年12月19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北京正式签字。声明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

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进行了整整两年,分为秘密磋商和正式会谈两个阶段。正式会谈的时间是14个月,共进行了22轮。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的焦

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进行了整整两年,分为秘密磋商和正式会谈两个阶段。正式会谈的时间是14个月,共进行了22轮。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的焦

历史百科 1991年9月3日英中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

1991年9月3日英中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英国首相约翰·梅杰于1991年9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访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杨尚昆主席会见了梅杰首相。李鹏总理与梅

历史百科 澳门将回中国怀抱——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澳门将回中国怀抱——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澳门问题是中国和葡萄牙两国间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葡两国政府通过前后四轮的谈判就解决澳门问题达成了协议,1987年3月26日草签了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联

加拿大 加拿大·1986年3月18日加美签署共同治理酸雨协议

1986年3月18日加美签署共同治理酸雨协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酸雨就是因工业污染造成的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加拿大和美国深受其害。两国政府逐渐将治理酸雨问题提上了日程

香港一国两制的历史演变

1.香港的历史变化是怎样的呢【历史沿革】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

历史百科 1988年10月15日美菲签署军事基地协议

1988年10月15日美菲签署军事基地协议1988年10月15日,美国和菲律宾就美国继续使用菲律宾基地的费用问题达成协议。菲律宾保证美国在美菲军事基地条约1991年9月16日到期之前仍能使用军事基地,

朝鲜 朝鲜·1991年12月14日朝鲜南北签署《和解协议书》

1991年12月14日朝鲜南北签署《和解协议书》在1991年12月14日汉城举行的朝鲜南北第五轮总理会谈中,经双方共同努力终于达成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交流合作协议书》,确认相互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