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从“完善”到“改革”——苏共二十七大确立加速发展战略
Posted 革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从“完善”到“改革”——苏共二十七大确立加速发展战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从“完善”到“改革”——苏共二十七大确立加速发展战略
从“完善”到“改革”——苏共二十七大确立加速发展战略
1986年2月25日—3月6日,举世瞩目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隆重召开,近5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在经过近一年准备的条件下召开的。一年来,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已经确立下来。同时,新上任不久的戈尔巴乔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为二十七大作了组织准备。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并通过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雷日科夫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到200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方针的报告;同时,大会还通过了苏共党纲新修订本、修改后的党章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及远景规划的基本方针。会上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
大会确定了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提出的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制订的15年规划中,要求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从3.1%提高到5%。国民收入的绝对增长额在未来的15年里要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到2000年,劳动生产率要提高1.3—1.5倍。
大会严厉批评了过去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戈尔巴乔夫尖锐地指出,政治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失误,经济和社会精神领域的不良倾向首先是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他批评苏联70年代和80年代初出现的消极、懒散、保守倾向。雷日科夫也指出了这一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利加乔夫还批评了过去领导人所犯的错误。
大会强调形势要求变革,而且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大会提到的改革内容包括:改变国家计委的工作,使其摆脱具体的日常经济业务管理,主要去解决长远的问题;要给企业和联合公司以较大的自主权;要改变投资政策;要使价格具有大的灵活性,要根据社会主义原则发挥商品和货币关系的作用等。在农业方面,要大大扩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用经济手段经营;超计划获得的产品,甚至计划内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农庄、农场都可自行处理;肯定了家庭承包制等。
大会重视科技进步,提出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苏联的战略路线。为此,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将拨出2000多亿卢布,用于生产和技术改造。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加强各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科学家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赶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
大会在对外政策方面强调,既要“坚定地坚持原则和立场”,又要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强调要精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大会认为保障安全越来越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才能解决安全问题;苏联同美国的安全只能是相互的。戈尔巴乔夫还提出了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国际安全体系”的设想和召开“世界经济和安全问题大会”的建议。
大会讨论了领导干部年轻化问题,让一批比较年轻的人进入中央领导机构。
二十七大事实上是苏联改革的第一次动员大会。因此,大会提出首先要改变思想,抛弃老一套的思维和实践模式,用新眼光来看待某些理论观点和概念。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商品货币关系、集中制和经济组织的自主性,还提到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作用等。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强调公开化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人民自治,增强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
大会还特别强调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问题,承认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任务的多样性,改变了过去只强调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和苏联经验的普遍性这种观点。
苏联国内把二十七大作为向新阶段发展的转折和起点。而事实上,二十七大只表现出一种思想的苗头,譬如思想上激进倾向和同西方妥协的倾向,仅此而已。
相关参考
1985年4月23日“加速战略”的提出“加速战略”全称“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正式提出,在苏共二十七大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的两个报告中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并获得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1986年2月底至3月上旬,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大会通过了一部新党章。二十七大党章同上一部党章相比,在形式、体例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内容却适应新的要求作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二
198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1986年2月25日—3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作了《苏联1986—1990年和2000年前经济
苏共为加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召开的代表大会。1986年2月25日在莫斯科召开。戈尔巴乔夫在为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思维:(1)在修改党章过程中,对社会主义阶段做出了更清醒的估计。苏联面临的
一、中国政治发展历程有那几个阶段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线索梳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初创、确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地方行政
苏联·苏联共产党1987年1月中央全会1987年1月27—28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二十七大之后,苏共进行改革准备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改革和干部政策问题。戈尔巴乔夫作了《关于改革和党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遵义已形成冶金、电器、卷烟、酿造等为主导支柱产业,以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代表的后续支柱产业,门类较多的工业经济体系,结构较为先进的新兴工业城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由戈尔巴乔夫主持制定,经全党广泛讨论后,于1986年3月在苏共二十七大上通过。原党纲是苏共历史上的第三个党纲,由赫鲁晓夫主持制定,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通过。1981年,苏共
...嘉靖皇帝朱厚熜,从来被看做奇葩一朵:最爱修道炼丹,二十多年不上朝,用人也眼歪,大奸臣严嵩一帮人,在他眼皮下贪污腐败二十年。每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总能闻到浓重的乌烟瘴气味。但是这朵“奇葩”,其实业绩颇多...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个人崇拜的批判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次大会确定的路线以及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对苏联国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