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从集体防御变成进攻性军事同盟——北约抛出新战略概念

Posted 战略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从集体防御变成进攻性军事同盟——北约抛出新战略概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从集体防御变成进攻性军事同盟——北约抛出新战略概念

从集体防御变成进攻性军事同盟——北约抛出新战略概念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左)和克林顿

1999年4月23日至25日,北约19国首脑聚会美国首都华盛顿,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4月24日,北约首脑会议在通过了重申北约将继续坚持“集体防御”政策,发展成员,力争成为“能够分享共同价值和分担共同责任的更广阔的社会柱石”的同时,还发表了新的《联盟战略概念》等文件,标志着北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概念。

北约首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

1949年4月4日,作为冷战产物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华盛顿宣布成立,最初的北约确定了成员国之间“集体防御”的原则,遵循的是“地区性遏制战略”。1949年至今,其战略曾几经变化,该组织的性质也在逐步变化:

在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时期,北约以其“核优势”为基础,提出加强前沿军事部署、在军事行动的最初阶段实施核打击为主要特点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70年代以后,由于两大集团“核均势”的基本形成,北约又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强调“努力缓和东西方关系”,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并着手进行削减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武器力量的谈判;

1990年华约解体。同年7月,北约伦敦首脑会议明确提出使北约从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1991年11月,罗马首脑会议制定了冷战后北约的“战略概念”,提出了以在欧洲地区预防冲突、处理危机和解决地区冲突为主的“全方位危机反应战略”。美国则提出了实行“融合欧洲”的战略,试图通过北约东扩和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把中东欧全部纳入西方的势力范围,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欧洲安全体系;

1991年,欧洲形势发生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北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面对这种形势,北约于1991年11月在罗马召开首脑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北约战略新概念》等文件,强调北约继续保持“集体防御”思想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管理地区性危机和防范冲突上,这就为北约的生存找到了根据;

1999年3月12日,北约东扩迈出了新步伐,首批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入盟,使北约的前沿地区向俄罗斯的边界推进了650到750公里。10多天后,即3月24日,北约便公然向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把南联盟当作北约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提出的这个《联盟战略概念》共有65条,主要包括联盟的目的和任务,战略展望,21世纪维护安全的方式和北约军事力量指导原则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扩大北约的职能,从集体防御入侵扩展为对付共同危机。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说,当前北约的安全面临各种“难以预测”的军事和非军事危机,它们包括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领土争端、种族和宗教矛盾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二、扩大北约的防区,从原来只对成员国领土的防御扩展为对成员国领土以外进行军事干涉。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说,当北约周围地区发生危机和冲突的时候,北约要“在尽可能短的预警时间内作出军事反应”。根据北约新战略,美国主导的北约将可以在“捍卫民主价值观”的借口之下,对该集团领土之外任何不愿意顺从其意志的主权国家进行军事干预。

三、摆脱联合国的约束。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的规定,北约在防区以外采取军事行动,必须经联合国授权。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虽然在其战略新概念中仍宣称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和平与稳定方面承担首要责任,但又说当北约认为需要时可以不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

北约面向21世纪的新的《联盟战略概念》的出笼是经过精心炮制的,标志着北约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实行“集体防御”的军事组织变成具有进攻性的军事同盟, 由区域性防御组织转向地区性甚至是全球性的“危机干预组织”。

北约的这种新战略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其危险性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一、加强美国“一超”地位,削弱“多强”,滞缓世界多极化进程;二、破坏以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安全机制,抛弃《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代之以所谓“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新干涉主义原则,造成国际秩序混乱;三,北约新战略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怂恿和支持,将促使世界许多地区潜在的民族矛盾加剧和升温。

相关参考

18名日军集体投奔新四军 反战同盟的恐怖威力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70周年。当年残暴的日军将江苏南京一带变成人间地狱,犯下了滔天罪行。不过,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个别日本军人在大屠杀之后,在良知的感召下,以各种方式进行过反战。女军医医治中国军民

历史军事 张扬中国的国威提升国际地位

  重大转折点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  日军混乱溃逃境地湘西会战,日军第20军在整个战略态势已处于被动

兵法谋略 茅元仪​《武备志》战略防御的军事思想

战略防御思想在军事战略方面,茅元仪注重边海江防,关注战略防御。明代后期,西北边防、东南海防和江防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些地方的守备设施又因多年失修而罅漏百出。为此,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多处阐述了加强

如何评价? 君子馆之战是宋朝军事力量分水岭

...,它与岐沟关之战一道成为北宋对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分水岭。君子馆惨败,使北宋立国之初所培植的禁军精锐丧失殆尽,也让

历史百科 消极防御政策在军事上的实践——法国马其诺防线建成

消极防御政策在军事上的实践——法国马其诺防线建成马其诺防线是法国为防御德国进攻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南起与瑞士北部边境城市巴塞尔相对的法国地界,沿莱茵河左岸朝正北方向延伸.从法德两国莱茵河天然边界的

1947年国共势力如何实现历史性反转

核心提示:此时,人民解放军在内线和外线的配合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而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毛泽

历史军事 宋朝历史简介 北宋时期的三大败仗和三大胜仗

【北宋·三大败仗】1、北宋伐幽州战役,以步兵为主的宋军被契丹骑兵杀的大败。名将杨业战死。北宋对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同时宣告北宋军事思想里“以步克骑”战术观念的破产。2、北宋伐西夏之好水川战役,三

世界历史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转折时期,苏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把德军全部彻底赶出苏联领土,苏军从1944年1月开始,在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发起十大战役

军事谋略 抗日战争史话

抗日战争史话(马仲廉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2万字)△一、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陷——战略防御阶段①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形势;②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③平型关大捷;④忻口防御战役;⑤淞沪战役与南

历史军事 马金环礁战役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942年6月3至6日,日本进攻中途岛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母,太平洋战场形势逆转。渴求掌握战争主动权的美军也及时提出了在太平洋展开“防御性进攻”的战略方针,准备给日军以回击。当年3月初,日本在占据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