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两党的信函之战——苏南冲突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两党的信函之战——苏南冲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两党的信函之战——苏南冲突
两党的信函之战——苏南冲突
苏联与南斯拉夫两党的矛盾和冲突由来已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南双方在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发展问题上以及南斯拉夫建立人民政权问题上,都有不少矛盾和分歧意见。在南斯拉夫建立民主政权后,虽然苏南在1945年签订了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但在建立巴尔干联邦问题上,在情报交流问题上,在两国贸易问题上,在军事专家待遇问题上,都发生过一些争执。到1948年双方矛盾则愈演愈烈。
1948年1月,苏联《真理报》发表编辑部声明,宣布苏联政府不赞成南斯拉夫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筹备组织巴尔干联邦的计划。2—3月,苏联政府断绝了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并且撤退了全部军事顾问和文职专家。至此,苏南矛盾冲突完全公开化。从3月18日—5月22日,苏共中央与南共中央相互交换7封信件,这实际上是一场信函之战。苏共对南共进行了严厉的谴责,说南共犯了“反苏反马列主义”的错误,说“南斯拉夫领导人辱骂苏联军事顾问和诋毁苏联军队”,“南保安机关控制着和监视着在南斯拉夫的苏联代表”,“在南共党内没有贯彻阶级斗争政策的精神”,“其理论是从伯恩施坦、福尔马尔和布哈林那里借来的”等等。
铁托
南共在给苏联的信中,则据理力争,逐一反驳。信中雄辩地阐明了苏联专家在南斯拉夫期间受到南斯拉夫人民兄弟般极其周到的款待,并且指出:南共始终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得益于苏联经验,并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这些经验,坚定不移地走向社会主义。这怎么能够把南共理论同伯恩施坦、福尔马尔等机会主义理论相提并论呢?信中表示:对这种歪曲和侮辱,别无选择,只有奋起自卫。信中还批评了苏共以大党自居的蛮横无理态度。信中认为苏共轻信了错误情报,希望苏共中央派人去南斯拉夫调查讨论。
但苏共中央拒绝了这一建议,执意动用组织手段,把苏南两党分歧扩大为情报局所属各国同南共的分歧,把南共问题提到情报局讨论。6月28日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开会,苏、保、罗、匈、波、捷、法、意共产党或工人党代表出席,南共拒绝参加这次会议。会上对南共处理出现分歧,但在苏联坚持下仍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决议指出南共已背叛社会主义道路,将变成帝国主义殖民地,宣布开除南共,并号召南共“健康分子”取代现领导。6月29日南共声明完全拒绝28日情报局的指责。7月间召开的南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铁托从群众当时的认识水平出发,仍带头高呼“斯大林万岁”口号,大会表示支持铁托的领导。
接着,苏联和东欧各国对南进行经济封锁。从此,南斯拉夫与苏联及东欧各国断绝了关系。1949年11月,情报局又通过了《南共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
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在一些国际会议上,仍支持苏联和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在国内,它进行了关于工人自治等独立的理论探索,同时仍继续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铁托说:“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在农村放弃搞社会主义。”
苏南关系破裂后,1948年9月28日苏联废除了苏南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随后东欧各国也都废除了类似的条约。
犹太人游行庆祝以色列国成立
相关参考
苏南冲突简介中提到苏南冲突指的是1948年苏联与南斯拉夫党和国家因两国利益、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两国领袖的性格原因而导致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冷战,从而爆发的激烈的冲突,它是世界当代史上的一项重要事件
苏联 1948年苏南冲突及《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
1948年苏南冲突及《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苏南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建立南斯拉夫人民政权问题上就已初露端倪。战后初期,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分歧,双方矛盾更加尖锐。1
国难当头之际,国共两党为了保家卫国这一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但这并不表示两党之间不再存在分歧,相反,这些分歧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制造了不少摩擦冲突。根据本文笔者的观察,这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合作实际上是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苏联会积极促成这次合作,当然,国共合作同时也符合国共两党的利益。不过,这场合作
张君劢张君劢曾留学海外,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人称“玄学鬼”,被誉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的一生充满矛盾,曾经是国民党的座上客,又被国民党绑架软禁过;既跟共产党关系不错,又支持国民党反共内战政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颇多风雨,但两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却是1941年初的事。在此之前,两党纵有摩擦冲突,仍属局部问题。而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双方剑拔弩张之程度,离全面破裂以至发生大规模内战,实
恒罗斯之战是唐玄宗时大唐的安西都护府与来自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与中亚小国联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
历史军事 阿拉伯世界与大唐冲突中唯一次获胜的战争——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也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背景:公元6到8世纪,欧亚大陆上有三个大帝国正处于兴盛期,
公元1857年,翼王由于遭受天王的猜忌,率部10万余众西征。虽然石达开从天京(今南京)出走,是由于太平天国的内讧引起,但他对天朝的忠诚,却始终没有改变,所至之处,皆树太平之旌旗,扬天国之威德。>>
苏南成台湾台南人,1936年1月14日生。台湾成功大学会计统计系毕业,菲律宾大学荣誉政治学博士、美国贝富特大学荣誉哲学博士。早年当过铁路运输工人、《台湾时报》台南分社主任等职。1955年加入国民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