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写在拉莫内达宫的英雄篇章——阿连德以身殉国

Posted 总统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写在拉莫内达宫的英雄篇章——阿连德以身殉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写在拉莫内达宫的英雄篇章——阿连德以身殉国

写在拉莫内达宫的英雄篇章——阿连德以身殉国

1973年9月11日,智利总统府门前枪声大作:以皮诺切特将军为首的包括陆、海、空三军司令和智利警察司令组成的政变部队,同智利总统阿连德率领的总统卫队和忠于总统的部分武装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这是在智利发生的一次轰动世界的军事政变。

拉莫内达宫被烧成一片火海

阿连德执政以后,全面执行和贯彻社会党的纲领,希望把智利建设成为“第一个按照民主的、多元化的和自由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以争取议会多数代替暴力革命”。但是阿连德推行“社会改造计划”过急,打击面过宽,如提出加速革命进程,解散议会,彻底同美国断绝关系,立即没收所有大庄园主的土地,接管所有垄断性的销售企业等,不仅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激烈反对,而且引起中产阶层的不满。结果导致国内生产严重下降,市场供应紧张,通货恶性膨胀等,造成十分困难的局面。阿连德的改革,也引起拥有实权且居于社会特权地位的军队中高级军官的反对。阿连德上台执政不久,军官中就流传着“共产党人准备收拾军队”的谣言。

到1973年,智利罢工、罢市、罢课与恐怖活动不断,全国陷入一片混乱状态。进入8月份,经济和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反对党在全国发起了一个要求总统辞职的签名运动。由反对派控制的行会也发表声明,要求总统辞职。9月6日,来自10个省的妇女代表要求议会在一周内剥夺总统的权力。

阿连德政府的处境十分艰难。

反政府的政界头面人物频繁地与高级军官接触,他们共同秘密地制订了推翻阿连德政府的政变计划,并把攻打拉莫内达宫的日期也定好了。在政变前两天,军队不断地迅速地向圣地亚哥集结。

1973年9月11日,悬在智利人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终于落下了。

早上6点20分,阿连德总统在他的私人寓所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位智利的领航人得知瓦尔帕来索的海军已经发动兵变,接管了该市的权力与舆论宣传机关。他立即命令国防部长莱特列尔通知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加强首都的警备力量。然而,莱特列尔一直没有找到皮诺切特。为了尽快掌握情况,阿连德带着他的私人卫队(由27人组成,装备有23支自动步枪、两挺机关枪、三门火箭筒),乘坐4辆汽车于7时30分抵达总统府拉莫内达宫。阿连德给他的妻子打电话说:“形势是严峻的,但并不绝望。虽然海军背叛了,但我相信仍有足够忠诚的部队来控制局势。”

10分钟后,总统空军侍从武官打来电话:“我奉命通知您,总统先生,由三军司令和警察局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要求您辞职。空军参谋长冯·朔文将军已经为您准备了一架可以飞往任何国家的飞机。”阿连德身体猛地一颤,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他对着暗红的话筒喊道:“你去转告冯·朔文将军,智利总统决不逃跑,他知道怎样履行一个战士的职责。”

8时30分,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政府委员会向全国发布公告,勒令阿连德立即辞去总统职务,把政权交给军警当局。几分钟内,政变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迅速包围了拉莫内达宫。经过简短的准备,阿连德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他说:“公民们,我对智利和它的未来充满信心!人们将会克服叛变带来的阴暗和痛苦。智利万岁!人民万岁!劳动者万岁!”阿连德坚决宣布:“我决心用一切能用的手段进行抵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留下一个教训,使那些只使用武力而没有道理的人遗臭万年!”阿连德敦促没有战斗经历的人和妇女们离开总统府,因为“反法西斯的战斗不需要无谓的牺牲,外面将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正当阿连德和他的部属就去留问题争执不下时,外面的战斗打响了。政变部队用轻武器对总统府进行了20分钟的扫射。随后皮诺切特通过电话再次要求阿连德投降。阿连德坚决地回答说:“我不投降。这是给你们这些叛徒的回答。”利用停战的间歇,阿连德把一批妇女——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女儿送出了总统府。

11时30分,皮诺切特向阿连德发出最后通牒:“如不立即投降,就轰炸拉莫内达宫。”中午12点整,两架霍克一猎人式飞机开始轰炸,火箭和炸弹像雨点般降落在拉莫内达宫,总统府成了一片火海。

面对叛军的猖狂进攻,阿连德毫不畏惧。在总统私人卫队的猛烈狙击下,叛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下午1点钟左右,军政府呼吁同阿连德进行谈判。阿连德派了一个由4人组成的谈判小组同叛军交涉,但毫无结果。皮诺切特再次要求阿连德投降,并答应给他和他的保卫者都离开总统府、选择任何目的地的方便。阿连德断然拒绝,表示要流尽最后一滴血。1点30分,许多保卫总统府的战士已经牺牲,原来40多人的战斗队伍只剩下十几人了。1时45分,叛军攻入总统府一楼,并向二三层楼推进。叛军军官高喊,要阿连德在10分钟内投降。当10分钟快要到的时候,阿连德命令他的战士们“放下武器,向军队投降”。他平静地说:“我最后一个出去。”当叛军士兵冲上二楼时,他们听到几声清晰的枪声:阿连德用手枪击中自己的前额,壮烈殉国了。这位智利的总统身佩总统绶带,端坐在办公椅上,至死也未离开他的战斗岗位。

智利事变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悼念阿连德总统,声讨法西斯的罪行。1973年9月28日,古巴近百万人在哈瓦那举行了悼念阿连德的大会。卡斯特罗说:“40个人在7小时内抗击了炮兵主力、坦克、飞机和法西斯步兵。历史上很少写过这样的英雄主义的篇章。”“阿连德总统集中体现了智利人民的爱国主义、勇敢精神和战斗性的精华。”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以身殉国的丁汝昌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丁家坎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出外帮工,后来到一家豆腐店做学徒。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克庐江。丁汝昌入伍被编入程学启的队伍。后程学

历史人物 坚持民族大义,以身殉国

从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明代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古槐上自缢身亡,宣告了明朝的结束。吴三桂为红颜一怒引清兵入关,大清王朝建都北京,实现了明、清的朝代更替。但历史远非这么简单,明代皇帝的后裔

历史人物 良禽择木栖,战国士子就是如此,为何屈原、王燭会以身殉国

良禽择木栖,战国士子就是如此,为何屈原、王燭会以身殉国?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春秋时活跃在华夏大地上的国家有上百个,通过兼并和攻伐,到了战国时期也有三十多

甲午惨败后,丁汝昌以身殉国,却被挖坟鞭尸!

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不光数艘军舰被击毁沉海,连北洋精良将领丁汝昌等人,也是以丧命。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获得其时清当局的尊敬,反而在身后仍不得安谧,棺椁被加上了三道铁

甲午惨败后,丁汝昌以身殉国,却被挖坟鞭尸!

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不光数艘军舰被击毁沉海,连北洋精良将领丁汝昌等人,也是以丧命。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获得其时清当局的尊敬,反而在身后仍不得安谧,棺椁被加上了三道铁

历史人物 丁魁楚是怎么死的 以身殉国力战而死

丁魁楚是南明首辅大臣,也是明末清初一个重要人物,清兵南下后他带着财产投奔清将李成栋,最终于1647年被开膛破肚折磨而死。不过关于其死因历史上说法不一,大概有殉国说、降清说、战死说这几种说法。殉国说在丁

历史人物 丁魁楚是怎么死的 以身殉国力战而死

丁魁楚是南明首辅大臣,也是明末清初一个重要人物,清兵南下后他带着财产投奔清将李成栋,最终于1647年被开膛破肚折磨而死。不过关于其死因历史上说法不一,大概有殉国说、降清说、战死说这几种说法。殉国说在丁

历史秘闻 甲午惨败后,丁汝昌以身殉国,却被挖坟鞭尸!

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不光数艘军舰被击毁沉海,连北洋精良将领丁汝昌等人,也是以丧命。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获得其时清当局的尊敬,反而在身后仍不得安谧,棺椁被加上了三道铁

此人乃奸臣后代,仅说了6个字,就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以身殉国

自古就有“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若是先祖是被人唾弃的奸臣,那么此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冷嘲热讽,朝廷一般也不会予以重用。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大奸臣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杀敌报国,却

历史人物 张悌,在史上官至丞相,在西晋伐吴时以身殉国

人物生平少有名理张悌字巨先,是襄阳人。少年时便可以辨析事物的是非同异,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任屯骑校尉。辩论蜀亡公元263年(永安六年),曹魏伐蜀汉,吴国有人问张悌道:“司马氏自从掌权以来,屡有祸变,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