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部产生巨大震动的作品——鲁迅《阿Q正传》发表
Posted 鲁迅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部产生巨大震动的作品——鲁迅《阿Q正传》发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部产生巨大震动的作品——鲁迅《阿Q正传》发表
一部产生巨大震动的作品——鲁迅《阿Q正传》发表
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鲁迅的《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一位著名学者声称自己读了14遍《阿Q正传》。他这样说: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正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阿Q与自己合二为一;第九遍,阿Q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扩大到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阿Q是一个镜头;第十四遍,他也许是警报器……
鲁迅的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刻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当时有人著文说:“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这两个字。我们几乎到处应用这两个字。”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江南农村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一个贫苦而尚未觉悟的农民阿Q的悲惨遭遇为线索,通过阿Q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等的矛盾冲突,勾画了一幅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鲜明的历史图景,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
这位阿Q不识字,却有一套独特的“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不敢正视现实,以失败作为胜利来求得自我安慰。在现实中处处受凌辱,在精神上却以自欺欺人来获得安慰,以便在黑暗的旧社会继续苟且偷生,这就是精神胜利法的特点。阿Q靠了这种方法,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受到何种屈辱,都能立刻“转败为胜”。
阿Q的精神胜利法成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最鲜明的特征。茅盾曾这样剖析《阿Q正传》:“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阿Q相’。我以为这就是《阿Q正传》之所以可贵,恐怕也就是《阿Q正传》流行极广的原因。”他又说:“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普遍弱点的一种。至少,在‘色厉而内荏’这一点上,作者写出了人性的普遍弱点来了。”
《阿Q正传》作者鲁迅
尽管这部小说最初在副刊的“开心话”专栏上连载,但鲁迅先生自己说,“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而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确实,在当时和以后,《阿Q正传》的意义和影响都早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
相关参考
其时,鲁迅迎来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阿Q正传》发表后的1923年,鲁迅与共同居住的弟弟周作人一家决裂,翌年,搬到北京市内的西三条胡同(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二人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是,作为大家庭的家长
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
一民国「”副刊大王”孙伏园在晨报编副刊时,撺掇鲁迅先生连载《阿Q正传》,鲁迅曾说过:「”胖胖的伏园善于催稿,每星期来一回。”持续两个多月,写了八章之后,被折磨坏了,想尽快结局,终于等来一个机会,趁孙出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作品《啊Q正传》、《呐喊》、《彷徨》是非常畅销的小说集。除了他的作品外,鲁迅与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爱情故事也是一直被后人所歌颂。 那么您知道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
新文学的小说创作,最突出代表是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阿Q正传》(1921年)等。《狂人日记》标志着新文学革命的伟大开端。它借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悲惨事实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姊妹篇《续西行漫记》(韦尔斯著)中,记述了一桩中国文化史、话剧运动史上可纪念的盛事:鲁迅先生的不朽名著《阿Q正传》于一九三七年春由抗日剧社首次搬上舞台,轰动了延安全城。书中“
鸦片战争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巨大影响? 1840年的中英战争爆发虽与日本无关,但对日本社会各阶层的震动很大,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面对西方侵略东方,当时普遍存在焦虑心态。出生于1830年的武士教师吉田
作品列表>蒋兆和先生的>主要作品计有:《卖小吃的老人》、《朱门酒肉臭》、《阿Q像》、《乞归》、《流浪的小子》、《卖子图》、《小子卖苦茶》、《流民图》、《一篮春色卖人间》等;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创作了
历史百科 性描写震动文学圣殿——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出版
性描写震动文学圣殿——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出版1928年的世界文坛,再度被一位大师的一部新作所震动。这位大师就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这部作品就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小说是劳
...“闲话”栏目。他在上面经常发表“闲话”杂文,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特别是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在支持还是反对学生运动方面,陈西滢与鲁迅之间发生重大分歧,因而引出同鲁迅的一场笔墨官司。除了“女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