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羌族都有哪些迷人的风景名胜
Posted 羌族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坝羌族都有哪些迷人的风景名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坝羌族都有哪些迷人的风景名胜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辖汶川、理县、茂县、金川、小金、马尔康、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松潘、九寨沟、黑水13个县。面积83426平方公里,人口79万。阿坝州是四川第二大藏区和全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阿坝州群山叠翠,草地无垠。因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这里翻雪山,过草地而有 “雪山草地”之称。
境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有四姑娘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神州世界"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人间瑶池"黄龙寺、被列为国际生物保护区的中国最大的大熊猫天然保护基地卧龙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金四姑娘山、米亚罗红叶温泉风景区、黑水卡龙沟风景区、红原草地、叠溪--松坪沟风景名胜区、白河自然保护区、勿角自然保护区、宝顶沟自然保护区、白羊自然保护区、辖曼自然保护区、卓克基土司官寨、直波碉群、松潘古城墙、理县筹边楼、小金两河口会议遗址、松潘毛尔盖会议遗址、若尔盖巴西会议遗址、红原红军烈士墓、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茂县点将台摩崖造像等景区景点。有极富特色的黄龙庙会、藏历节、转山会、燃灯节、羌历节、祭山会、女儿节等节日盛会以及独特的藏、羌族风情、文化等。
在阿坝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气候多样,生态环境奇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畜、药、果生产基地之一。耕地八万公顷,主要作物有玉米、青稞、黄豆、土 豆、小麦、葫豆、荞麦、油菜、亚麻。
有草场42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0%,载畜330万头,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禽、皮、毛、乳、油、骨等畜产品畅销全国。有森林30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生长着松、桦、杨、槭 等40余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木以小金、茂县苹果、金川雪梨驰名中外。野生中药材1232种,其中虫草、贝母、天麻、黄芪、麝香、熊胆、鹿茸、党参最为名贵。野生动物有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水獭、獐、鹿、熊、豹等50多种。矿产主要有铀、金、铁、锰、钛、锡、钨、铅、锌、煤、大理石、金刚石、锂辉石、石英等数十种,泥炭储量达70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水力蕴藏量1933万KW,可开发量为700万KW,工业有治金、电力、采矿、化工、机械、食品、酿造等20多种门类,尤以阿坝地毯、皮革、红原奶粉、硅铁、铝锭、电解锰、金钢砂、小四轮拖拉机、牛奶分离器、中成药等产品享誉大江南北,有些已远销国外。
阿坝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民俗风情诱人,已经成为四川旅游的最亮点。
相关参考
...胜。推杆:是羌族特有的一项传统活动,主要流行在四川阿坝羌族民间,是羌族各种节日以及喜庆日子里进行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在羌族民间,关于推杆活动的来源,还有着这样的传说。很久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你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
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另有一部分居住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30多万人(2000年统计)。羌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羌语支,通用汉字。羌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
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和绵阳市北川县等羌族地区,有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表演于一体的羌族民间戏剧。羌语叫“刺喇”或“俞哦”。此戏在祭神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表演,均由巫师释比主持并扮演,故称“
同源于古代氏羌集团的羌族,崇拜牦牛的同时,也崇拜白石。四川境内岷江上游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县、理县、黑水一带羌族地区,其民居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多置有五块、七块、九块
接“龙”是羌族少数地区的民间传统,主要流传地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昨年(2005)春节就经历了一次,在春节前夕,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聚集在一起商议此事,首先要扎成一条九节长龙,但是到了真真
羌族的风俗习惯: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
羌族的风俗习惯: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
岁月如歌。多少年来,在美丽、幽静的阿坝群山之间,一直回响着一种高低起伏、铿锵婉转的声音。在这未经雕琢、没有修饰的歌声中,人们听到了岁月哗哗流淌的声音,顿觉时光荏苒,不由唤醒了远古的记忆。“得拐(高)尔
九寨沟的藏族同胞有着值得子孙后代骄傲的历史。1841年8月,英军力犯闽浙沿海,道光帝下令调遣兵勇,收复失地。奉调赴战的川军,有一支是来自金川、松州羊峒58寨的藏族同胞。他们于1842年抵达江浙前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