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战役为什么丁汝昌不迎战?与李鸿章有关吗
篇首语: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威海战役为什么丁汝昌不迎战?与李鸿章有关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威海战役为什么丁汝昌不迎战?与李鸿章有关吗
丁汝昌,是清朝海军著名将领,为李鸿章创办中国水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幼年生活贫困,少年的时候跟随潮流加入了太平军中。后来安庆大营被湘军围困,丁汝昌与其首领带领三百多人投降清军,调转矛头攻击太平军。
在攻打安庆大营的时候,丁汝昌立了大功,战后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当时为了支援上海,曾国潘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并将一部分湘军调给李鸿章,以保证淮军的迅速建立,丁汝昌便在此列。
在淮军的时候,丁汝昌作战勇猛,屡次破败太平军,因此很快升官。太平天国运动败亡以后,丁汝昌已经升为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同治七年的时候,在与捻军作战中建立功勋,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
在这里看出,丁汝昌是一位作战勇猛的陆军将领。但是关键是,一位陆军将领,就算在陆地上再勇猛,再怎么熟悉作战,但也不代表他适合海军作战。毕竟海上作战与陆地作战千差万别,存在许多差异,让一个根本没有接触过海军的陆军将领,去当一个海军将领,指挥海军作战,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这种事情,放在现在来看,是决计不可能发生的是事情。就如空军一般,每一位海军军士都会经过严苛的训练,更不用说海军统帅了。那绝对是经过专门培训,并且检验合格,方才能胜任的。而丁汝昌就这样成为了海军提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丁汝昌成为海军提督的起因,是因为在淮军中受人打压。在统治十三年的时候,清军裁剪军饷,丁汝昌的马队3营被刘铭传登记在列。丁汝昌致书抗议,刘铭传怒其不执行命令,欲杀之。得知此事之后,丁汝昌立刻逃回故乡巢县,得免杀身之祸。
罢职归乡之后的丁汝昌,整日都闷闷不乐。正好当时清王朝展开海防大筹议,李鸿章购买军舰,建立北洋水师。丁汝昌想到李鸿章现在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便想去投靠李鸿章。李鸿章知道丁汝昌的到来,自然高兴,不过他也知道丁汝昌与刘的嫌隙。
若是仍然将丁汝昌留在陆军中,会引起刘的不满,因此便让丁汝昌进入海军中受命。“省三(刘铭传)与尔有隙,我若用尔,则与省三龃矣。尔宜与之分道扬镳!今吾欲立海军,乏人统率,……当以此任相属。”就这样,丁汝昌从一个陆军将领,成为一名海军提督。
从李鸿章的原因看来,他对丁汝昌所说的话,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最重要的理由是,丁汝昌在淮军服役多年,可谓是李鸿章亲信中的亲信。如今建立北洋水师,自然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作统帅。丁汝昌在北洋水师中,能保证北洋水师对其命令的绝对听从,这样就不用担心大权旁落。
事实也的确如此,丁汝昌成为北洋水军的统帅之后,大小战役都要先请示李鸿章,才会进行作战。对李鸿章极为依赖,言听计从。在丁汝昌的领导下,北洋水师完全成为了李鸿章个人的家军,完全服从李鸿章的个人意志。
后来在威海海战中,日军派军舰围堵北洋水师。丁汝昌就是因为没有接到李鸿章出兵的命令,所以才会选择龟缩在海港中,并不主动出击,与日本进行战斗。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败。没有接到命令的北洋水师,最终成为瓮中之鳖,被日军吊着打,很快就一败再败。为了保住北洋水师将士的性命,丁汝昌没有接受日本的劝降书,而是选择了吞食鸦片自尽。
丁汝昌没有出海作战,是因为没有接受到李鸿章的命令。而李鸿章没有发出进攻命令,有人说是怕他一手拉扯起来的海军被灭个一干二净。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威海卫战役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威海卫战役
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东端,置烟台与成山角之间,与旅顺口隔海对峙,同为拱卫渤海的门户,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港前有刘公岛、日岛和黄岛为屏障,地形极为险要。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奉李鸿章命避战保船,率北洋舰队全部坚匿港内。1895年1月20日,25艘日舰护送约2万日军在成山角登陆,攻占荣城,进而包抄威海卫后路; 日舰则从正面炮击威海卫,封锁港口。30日敌军会攻威海卫南帮炮台; 2月1日炮台失守。次日北帮炮台亦失,威海卫陷落。丁汝昌以刘公岛为基地组织北洋舰队反击,击沉敌舰两艘,鱼雷艇5艘。日军以南北两岸炮台配合军舰,猛击港内北洋舰只,定远、来远、威远、靖远诸舰相继沉没,12艘鱼雷艇突围未果,全部被掳。 2月7日北洋舰队的外国顾问等洋员勾结一些无耻的中国海军将领,威逼丁汝昌投降,被丁拒绝。10日、11日丁汝昌先后下令沉船和以铁甲舰猛撞敌舰突围,各将抗命拒不执行。12日丁汝昌服毒自杀,以身殉国。洋将号威等起草降书,伪托丁汝昌名义将北洋舰队所余军舰11艘及大批军械物资,献予日本。威海卫沦陷,李鸿章花费巨资经营15年之久的北洋舰队亦全军覆没。
相关参考
丁汝昌,是清朝海军著名将领,为李鸿章创办中国水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幼年生活贫困,少年的时候跟随潮流加入了太平军中。后来安庆大营被湘军围困,丁汝昌与其首领带领三百多人投降清军,调转矛头攻击太平军。在攻
丁汝昌一个陆军将领是怎么成为海军提督的?威海战役为什么丁汝昌不迎战?
丁汝昌,是清朝海军著名将领,为李鸿章创办中国水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幼年生活贫困,少年的时候跟随潮流加入了太平军中。后来安庆大营被湘军围困,丁汝昌与其首领带领三百多人投降清军,调转矛头攻击太平军。
> 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周围陆地上的清军已经全部扫清,便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威海卫战役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东端,置烟台与成山角之间,与旅顺口隔海对峙,同为拱卫渤海的门户,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港前有刘公岛、日岛和黄岛
历史人物 威海卫之战中,黄遵宪为什么说出已降复死死为谁这句话
两军雨泣咸惊疑,已降复死死为谁?可怜将军归骨时,白幡飘飘丹旐重。”这两句诗出自清代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降将军歌》,黄遵宪对丁汝昌之死发出感慨:已降复死死为谁?>>据敌人报道,丁汝昌死后,他的投降书据
甲午战败原因:太穷玩不起大规模的> 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日军水陆两路配合,先后向刘公岛和威海港内北洋舰队发动八次进攻,均被击退。> 在此期间,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
丁汝昌是清末汉族人,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简介中提到他自幼家境贫苦,年少加入太平军,因太平军势头去,后又加入清军,被迫镇压太平军,随后被李鸿章提拔为北洋水军提督,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海战。丁汝昌雕塑丁汝
丁汝昌是清末汉族人,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简介中提到他自幼家境贫苦,年少加入太平军,因太平军势头去,后又加入清军,被迫镇压太平军,随后被李鸿章提拔为北洋水军提督,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海战。丁汝昌雕塑丁汝
威海卫之战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1895年),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早年参加太平军程学启部,驻守安庆。后来,程学启率
琅威理与“致远”舰军官合影清丁汝昌《致袁观察书》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人品亦以琅为最。平日认真训练,订定章程,与英国一例,曾无暇晷(gui,日影,即光阴)。即在吃饭之时,亦复手心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