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佛学东渐
Posted 月氏
篇首语: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佛学东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佛学东渐
佛学东渐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内地后,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极大。佛教何时传到中国内地,历来说法不一。这些说法大致有如下八种:(1) 三代以前已知佛教。三代,即夏商周。“三代以前” 泛指我国远古神话时代——三皇五帝时代。此说不可取。三代以前,释迦牟尼尚未降生。(2) 周代已传入佛教。此说为魏晋间道家的编造,不可信。(3)孔子已知佛教。此说源于寓言,也不可信。(4) 战国末年传入佛教。据传,燕昭王礼贤下士,曾有外来僧人献艺。此说同样不可信。(5) 中国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阿育王是印度古代的一位大力扶持佛教的国王。据说阿育王曾派鬼兵到中国,这也只是荒诞的神话而已。(6) 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人来华,此说缺乏历史根据,不足信。(7) 汉武帝时已知佛教。据记载,张骞通西域,归国后,华人始知佛教,此说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8) 西汉末学者刘向发现佛经。此说也是后世佛教徒的附会。
中国历史上曾盛传汉明帝因梦见佛??而派人到西域求法的说法,并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此说出于范晔 《后汉书》: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其实在汉明帝之前,佛教已在中原流传。据《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 《魏略·西戎传》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庐 《浮屠经》。这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原的比较可靠的记载。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开始主要流行于恒河中上游一带,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阿育王崇信和扶植佛教,派教徒到印度各地以及周围国家传教。佛教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向北传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氏,并越过葱岭传入中国西北地区,最后传入中国内地,时间大约相当于西汉末年。可以笼统地说,佛教在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
相关参考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注1,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国两个时期之中,欧洲跟北美洲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
容闳(1828—1912),名达萌,字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镇(今中山市南屏乡)人。他是我国最早的留美学者、爱国华侨,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容闳出身清寒,父亲是佃农,母亲是农家妇女。容闳童年曾就读于澳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到辉煌,它以超越前代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遍地开花,经济繁荣发展。>> 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历法的修订和颁行,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曾
北宋的仕人很多都有学习佛学的背景,例如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都有学佛的经历,在北宋那个开放的环境中,苏东坡学习佛学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冯梦龙的《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中记载
北宋的仕人很多都有学习佛学的背景,例如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都有学佛的经历,在北宋那个开放的环境中,苏东坡学习佛学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冯梦龙的《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中记载
人物简介: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他先后6次东渡日本,最终在当地开创律宗,弘扬佛法,被日本人称为“天平之甍(音同盟,意为屋脊)”。公元691年,武则天登基称帝不到一年,下令“释
人物简介: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他先后6次东渡日本,最终在当地开创律宗,弘扬佛法,被日本人称为“天平之甍(音同盟,意为屋脊)”。公元691年,武则天登基称帝不到一年,下令“释
法藏法师(643年-712年),佛学高僧,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 法藏(643--712),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本康居国人,共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 17岁入太
佛寺(德昂族称庄房)是举行宗教活动和出家僧侣学习、生活的地方。过去,大多数德昂族村寨都设有佛寺。佛寺里的僧侣有佛爷、和尚之分,前者是师傅,后者是徒弟。佛爷谙熟傣文,精通经书,属于知识阶层,在群众中有极
佛寺(德昂族称庄房)是举行宗教活动和出家僧侣学习、生活的地方。过去,大多数德昂族村寨都设有佛寺。佛寺里的僧侣有佛爷、和尚之分,前者是师傅,后者是徒弟。佛爷谙熟傣文,精通经书,属于知识阶层,在群众中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