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法藏简介 唐朝佛学高僧华国师严宗三祖法藏生平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法藏简介 唐朝佛学高僧华国师严宗三祖法藏生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法藏简介 唐朝佛学高僧华国师严宗三祖法藏生平

  法藏法师(643年-712年), 佛学高僧,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  法藏(643--712),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本康居国人,共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  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高宗咸亨元年(670),荣国夫人杨氏死,武后施宅为太原寺,度僧以树福田。于是同学道成、薄法及京城其他大德连状荐举,度他为僧,得受沙弥戒。先后于太原寺、云华寺讲《华严经》,武后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以贤首之名,人称「贤首国师」。为使 契入华严境界,法藏指殿前金狮子为喻,深入浅出广阐妙义,其文字记录便是著名的《金狮子章》。>  此后,广事讲说、著述并参加译经。证圣元年(695)于阗沙门实叉难陀在洛阳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他奉诏笔受。新译《华严经》,虽较旧译增加了《如来现相》、《普贤三昧》、《华藏世界》、《十定》等品,却仍有脱漏。他用晋、唐两译对勘梵本,并把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在长安补译的《入法界品》阙文补在新译的脱漏处,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圣历一年(699),新译《华严经》告成,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深得武后赏识。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

相关参考

熙寧變法藏私利,新舊黨爭再升級

王安石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名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學造詣獲得當世與後世的諸多好評,在這方面,王安石受到的爭議並不大。對於王安石的身後評價之所以會充滿爭議,主要原因就在於他辦的另一件大事:熙寧變法。

历史秘闻 熙寧變法藏私利,新舊黨爭再升級

王安石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名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學造詣獲得當世與後世的諸多好評,在這方面,王安石受到的爭議並不大。對於王安石的身後評價之所以會充滿爭議,主要原因就在於他辦的另一件大事:熙寧變法。

唐朝历史 玄奘简介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生平

(602-664年)原名陈,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

历史上的风水国师

1.历史上真的有国师的存在吗“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家,如唐代国师杨筠松,

请问国师与太师的差别?

国师非正式的官职~是一种俗称~也是一种荣称~有国家君王的导师之泛称~可称为国师如明代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是政策~计谋方面的导师有国家君主的宗教之皈依师~也可称为国师如清代玉琳和尚对于顺治帝是佛学上的导师只

历史人物 姚鼐“桐城派三祖”之一主要成就介绍,生平简介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乾隆十

历史秘闻 请问国师与太师的差别?

国师非正式的官职~是一种俗称~也是一种荣称~有国家君王的导师之泛称~可称为国师如明代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是政策~计谋方面的导师有国家君主的宗教之皈依师~也可称为国师如清代玉琳和尚对于顺治帝是佛学上的导师只

历史人物 窦威生平简介,入仕隋朝当上唐朝宰相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

知名人物 严宗达人物简介

·严宗达严宗达,固体力学与结构工程专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和固体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工程以及数学方法在力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天津大学创办并发展了工程力学专业,在对澄清力学的一些

历史人物 明朝国师刘伯温的生平简介

明朝的预言家刘基刘基(1311-1375年),人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谋臣。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的《烧饼歌》就是刘伯温作的。刘基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