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核威慑与核遏制
Posted 人类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核威慑与核遏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核威慑与核遏制
核威慑与核遏制
人类在20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不是别的,正是人类好不容易才研究出来的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人类已经通过日本广岛和长崎那两颗原子弹知道得十分清楚。相信没有人会愿意再看到那样的惨剧发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长达半个世纪的 “冷战” 期间,地球上的核武器多达上万件。且由于科技的发展,这些核武器比当年那两颗先进得多。再加上日益精确的远程运载工具,这些核武器的威力就更是无比强大。如果这些核弹都爆炸,地球上的人类可以被毁灭若干次——而人类只要被毁灭一次,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可怕还在于,愈来愈多的国家掌握了核武器研制技术,纷纷加入 “核俱乐部”。而这些国家又正好位于世界各种矛盾集中、平时就冲突不断的地区。在中东,以色列人早就有了核武器,而他们与阿拉伯人积怨颇深,时有冲突; 在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有了核武器,而他们之间却因克什米尔问题摩擦时起; 还有一些国家,他们虽然没有公开自己有无核武器,但人们根据种种迹象推测,他们要么也早就有了,要么则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有。
在这样一个蓄满核爆炸当量的世界上,核威胁对人们来说是个可怕的存在。尽管从 “冷战” 时代开始,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核国家就一直在嚷着 “核裁军”,但人们深知,虽然核弹数量可能有所减少,但由于质量的提高,高悬在人们头上的那些核爆炸当量,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大大增加了。
人类要消除核武器这个由自己 “培养”出来的恶魔,只能靠自己的理智与智慧。在这方面,核国家,尤其是那些核大国,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必须认识到自己手中的那些利器,不仅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其实最终也极大地威胁着他们自己的生存。因为,在核武器已经如此 “普及”的今天,要想在世界性核大战中侥幸逃脱,是绝对不可能的。
此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应切实负起责来,应当致力于制订真正有约束力的限制研究、开发和生产核武器的法律文件,并有效地督促各国的具体行动。
相关参考
外国著名军事著作 利德尔·哈特《威慑或防御》主要内容是什么,利德尔·哈特《威慑或防御》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利德尔·哈特《威慑或防御》导读
[英国]利德尔·哈特:《威慑或防御》《威慑或防御》一书是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第一部全面论述西方在核时代的战略与战术地位的著作。全书共6部分,24章。第1部分题为“回顾”,包括第1至第3章,分别是
“超越遏制”战略1989年1月,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此时正值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施行的改革措施遇到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形势在极短的时
导读: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2015年1月号报道,原题:《金兰湾—遏制中国的前哨》,作者为平可夫。文章称,越南正在大规模建设金兰湾的海军基地,这里成为遏制中国海军南进的前哨。建设工程从2012年
在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枚,宣告了核威慑时代的到来,但震慑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在之后的60年中,人类再没有使用过核武器。资料可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核威慑到底是怎样一种震慑,否则人们只有漫无边际的想像。19
1947年“遏制政策”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基本设想。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于1947年提出。即面对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涨这一重要因素,主张以军事包围(如对朝鲜、越南)或经济封锁或
1989年5月超越遏制战略美国布什政府提出的90年代对苏政策方针。1987年以后,美国在同苏的竞争中开始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但长期过重的军事负担也使美感到需要将国际竞争从苏美军事对抗转移到更有利于美国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为美国“已经采用的‘强硬’政策提供了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
旷世美男:不得不戴面具威慑敌人的兰陵王>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娇好的面容,现代科技发达,只要敢对自己“狠”一点,在脸上身上动两刀让自己变漂亮,这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有时漂亮的面容也要长在适合的人的
春秋士大夫论法制:法律不公布才最有威慑力 早期的中国,是不作兴法律的。老百姓有罪,该怎么判,老爷们可以随意取舍。有人说,不是真的没有法律,而是没有成文法。从《左传》里记载的几种法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