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被日本人所推崇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为什么被日本人所推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为什么被日本人所推崇

2、为何明末将领郑成功被日本推崇为“民族英雄”

曹操为什么被日本人所推崇

历史上的是一个足智多谋、气魄雄伟的军事家、思想家、野心家。日本有人称他是乱世英雄,有人称他是篡国枭雄,然而不管是枭雄还是英雄,他依然深受日本人的崇拜。那么,日本人为何崇拜曹操?日本又崇拜曹操哪些方面呢?

仅仅看其经历,不仅在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而且建立了后来成为科举制度基础的“九品中正制”, 文学方面的成就与对文化的保护,甚至惠及造果酒之法。有如此业绩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屈指可数。(経歴だけ見れば軍事的な業績だけでなくや科挙の ベースとなった九品中正法の採用、文学的業績や文学の保護、果ては酒造法の開発までやりすぎなくらいに業績を残してる中国史上屈指の傑物であることは間違 いない。)——日本学者对曹操的典型评注,节选自藤原彰平《虫眼看三国志》

曹操墓发掘的消息,日本NHK电视台在第一时间作了报道。言中国历史几乎必言孔明,日本是中国以外有着极为强烈三国情结的国家。因此,这一消息在日本引起广泛关注。在日本,把曹操视为伟人的粉丝大有人在。曹操,在日语中发音“叟叟”。

与中国传统视曹操为奸雄的视角不同,日本对三国人物的描述中,曹操一直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得到肯定。例如,日本东海大学教授须藤正亲在他的《曹操的真实》一文中,引用曹操对待的态度评价道:“曹操是当时第一流的诗人,同时,也是富有义气的人”(曹操が当代一流詩人であると同時に、義の人であったことは知る)

也有日本的三国研究者,认为曹操对东亚文化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不仅仅在于他曾经评注孙子兵法,同时,也在于如果没有曹操,就不会有《魏书》,没有《魏书》,也就不会有《倭人传》,日本邪马台王国时代的历史也就无从入手研究了。

最狂热的日本“曹”粉甚至认为曹操干脆就是日本人,他们认为曹操的尊号“魏武王”中,“武”字应该做“倭”字解,并提出了种种论据。说来,曹操在日本受到尊崇,似乎有些不合日本的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维护君臣等级关系、反对篡逆行为的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同时,大多数日本人喜欢和刘备。

既然如此,无论从儒家的封建伦理,还是从“汉贼不两立”的观点出发,日本人喜欢曹操都是一件有点儿奇怪的事情。如果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就会感到这也是符合日本人思维方式的。首先,三国历史在日本人眼里毕竟是一部外国史。

从日本人的视角来看,三国中各方势力近代世界史中的各国有着颇为独特的对应:汉室-国际联盟/联合国,魏国-美国,蜀国-中国,袁绍-英国,董卓-德国,+张辽–日本,西凉(马超)-中东,等等,所以,对曹操和刘备的对立,日本人更多认为是一种“春秋无义战”,并无站队助威的意识。因此,在喜欢刘备和孔明的同时,日本人也喜欢曹操而毫无心理障碍;更主要的是,日本文化中有崇尚强者的习惯,曹操虽然有架空天子这样离经叛道的做法,却是一个成功者。

所以,日本人对他多有推崇也就不足为奇了。横山光辉在他的作品中称曹操“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的优点足以覆盖其缺点。”池田大作则称曹操是“恶,但是有能力的人”。有趣的是,石原慎太郎攻击池田大作的时候,也说池田“有才能,但是才能都用在邪恶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维基础,无论是吉川英治还是北方谦三,陈舜臣还是横山光辉,日本的作家笔下曹操从来不是负面形象。不过,他们同时也并不否定刘备。在日本的普通观念中,作为政治家,刘备是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努力的理想主义者,而曹操,则是善于把握实际情况,思想没有局限的现实主义先驱。

相比之下,日本人更喜欢现实主义的曹操,因为他毫不掩饰自己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因为他说出宁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千古争议。

为何明末将领郑成功被日本推崇为“民族英雄”

明末将领郑成功因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宝岛而被我们称为“民族英雄”,但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日本将正成功奉为“民族英雄”,不是空穴来风,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三个原因。

郑成功是中日混血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明朝朝廷招安前是一名海盗首领。曾经到达日本,与日本女子田川松结合。田川松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户海滨产下郑成功。现在那里还有一处海滨尚有“儿诞石”,相传郑成功即在此出生。  

郑成功的石像

从这一点我们看到,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他的身上也流淌有日本的血液。而他在七岁的时候才回到中国福建,可以说在七岁之前,一直和母亲生活的他是接受了日本文化的早期熏陶,他最早接触的语言也是日语了。

因此从血脉上来讲,日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郑成功认为是他们大和民族的历史人物。

 郑成功对抗清朝

当然,仅仅有血脉是不够的,往往利益的驱使总是很有力量。有一幅颇具深义的画,上面是郑成功和一只老虎。郑成功一只手放在老虎身上,而那兽中之王却没有半点威风,很乖很乖。这幅画一度是让日本人感到骄傲的。因为那画中的老虎,正是中国。  

郑成功的石像

元朝曾经打算征服日本,两次都因为海风而失败。明朝,日本入侵朝鲜,作为宗主国的中国派兵解救朝鲜。同样是明朝,日本倭寇屡屡骚扰我国沿海。如果这些算不上大规模的战争,那么清朝末年日本与西方列强一道侵略中国就是罪恶的入侵行为了。而同样曾经与清朝抗争的郑成功,便会被日本人所崇敬。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世界的联系紧密起来,也正是在这清朝的时候,中国开始被世界空前广泛的认识和探索,因此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辫子的时代”,清朝也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征服中国的野心,首先是在清朝的身上开始进行实际操作。对抗清朝的郑成功,正符合了他们敌视中国的口味。

 郑成功割据台湾

由于郑成功拒不投降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明朝的满清,其后人也长期割据台湾抗拒统一,这在一定程度是为“民族英雄”的金子招牌抹黑。但郑氏的行为却又一次符合了日本的口味。  

郑成功的石像

琉球早期是向中国朝贡的,在明朝末年被日本出兵占领,后并入日本版图。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本就与当时日本的官方关系较好,后来郑氏割据台湾,日本幕府虽然没有明确出兵支持,但对郑氏是声援的。

在另琉球并入本土后,日本长期具有将台湾宝岛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而郑氏抗拒统一正好与日本的野心相得益彰。在他们眼中,郑成功是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而台独分子则把郑成功看成汉人脱离中国统治,移民台湾,建立新天地的典范。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会再一次潮起对李登辉这个穿日本武士和服搞分裂的败类分子的仇恨。

看待历史的立足点和立场会有不同,但客观历史是唯一的。郑成功没有与日本幕府结成一家来对抗满清,至少从这一点来看,他还是选择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可以说他对抗的是外来其他民族的政权,而不是对抗中华本身。

相关参考

发小许攸骂曹操被诛全族 犯人陈琳骂曹操被说有才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曹操的软肋碰不得。曹操又有什么样的软肋不容人所提及呢?易中天先生是这么评价曹操的,说他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豁达大度,又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揭秘曹操的女人是如何整治自己的好色老公?

曹操被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才略过人,他的阴险狡诈,还有他儿子们的故事,但是他的女儿却鲜少被人们提起。其实他的女儿清河公主也有值得津津乐道的小故事,比如整治她那好色的老公。她的老公是夏侯楙,出身富贵名门,要

揭秘曹操的女人是如何整治自己的好色老公?

曹操被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才略过人,他的阴险狡诈,还有他儿子们的故事,但是他的女儿却鲜少被人们提起。其实他的女儿清河公主也有值得津津乐道的小故事,比如整治她那好色的老公。她的老公是夏侯楙,出身富贵名门,要

历史人物 曹操被骂奸雄冤不冤?

  曹操,奸雄乎?英雄乎?中华五千年,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滔滔的本站网长河中,曹操无疑可以说是争议最多的一位人物。  在多数人眼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阴险、歹毒、蛮横之人。人们有这样的印象,原因

历史军事 曹操被自家间谍蒋干坑了N次

三国间谍战:曹操被自家间谍蒋干坑了N次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字子

三国历史 曹操被陈宫痛恨的三大原因

陈宫,字公台。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接任兖州牧。后因痛恨曹操的行为而效命于的部下。原因一: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人《三国

为何说曹操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真正被《三国演义》忽略的一个三国牛人,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皇帝当不成他是曹操身边最神秘的一位谋士,曹操曾长跪请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后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称帝之时还在赞叹,没有这个人,他的皇

周瑜和曹操被罗贯中黑得多厉害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晋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广义上一般也称之为"三国时期"。作为经典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它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描写也

周瑜和曹操被罗贯中黑得多厉害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晋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广义上一般也称之为"三国时期"。作为经典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它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描写也

曹操被自家间谍蒋干坑了几次 三国间谍战

《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