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龚遂治渤海

Posted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龚遂治渤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龚遂治渤海

汉宣帝地节年间,渤海郡 (郡治在今河北沧县东南) 闹荒年,民众不断起事,郡守们没有办法治理。前66年,宣帝挑选能够治好渤海郡的官员,丞相魏相等推荐龚遂。这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宣帝召见他,见他身体矮小,其貌不扬,心里不高兴。对他说: “您打算怎样治理混乱的渤海郡呢?” 龚遂说: “渤海远离京城,没受到圣上教化。由于官吏不体恤饥寒的百姓,因此使得陛下的赤子闹事。陛下是叫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叫我安抚他们呢?” 宣帝听了高兴地说: “选用您这个贤才,本来是为了安抚他们。”龚遂说: “治理乱民就像清理乱绳一样,不可性急,要宽缓有耐心。我请求丞相御史们不要用法令条款拘束我,让我能自主灵活地处理一切。” 宣帝表示同意。

渤海郡发兵迎接新太守,龚遂把军队打发回去。到任后,马上向各县下达命令: “停止追捕 ‘盗贼’。一切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能追查; 拿兵器的人才是盗贼。” 他又打开仓库救济贫民,选用循良的人担任官吏,渤海郡很快便平定安静了。龚遂见当地风俗奢侈,百姓不愿种田。他便带头节俭,鼓励百姓务农种桑,命令每户养两头母猪、五只鸡,平均每口人种一株榆树、一垅韭菜。他看见有人佩带刀剑,便劝他卖掉刀剑来买牛犊。渤海郡很快富裕起来。几年后,宣帝召他回京,有个爱酗酒的下属叫王生,对龚遂说: “我有一言奉告: 如果圣上问您如何治渤海,您只说这全靠圣上的明德。” 龚遂采纳他的话,果然深得宣帝赞赏。宣帝任命龚遂为水衡都尉,王生为水衡丞。

龚遂早年是昌邑王刘贺的属官,曾经多次劝谏昌邑王,所以霍光诛杀昌邑王下属时,从轻发落了他。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渤海太守龚遂生平简介 史书上是如何评价龚遂这个人的

龚遂,字少卿,生卒年不详,山阳郡南平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西汉官员。初为昌邑国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刘贺行为不端,龚遂多次规劝他。刘贺继位后,骄奢淫逸,龚遂屡次劝谏,刘贺仍不改正,最终在位二十七

西汉龚遂的生平简介 龚遂为什么羞辱海昏侯刘贺?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

历史人物 西汉龚遂的生平简介 龚遂为什么羞辱海昏侯刘贺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

历史人物 龚遂为什么敢羞辱皇帝

你们知道龚遂:羞辱了皇帝还能活下来的臣子,他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呢!接下来本站小编为您讲解>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卖剑买牛的典故 成语卖剑买牛的主人公是谁

  画地成图的典故: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

历史人物 七十岁才“咸鱼翻身” 《汉书》第五位清官龚遂

龚遂,《汉书》记载的第五位清官。>这是一位前半段命运比较悲剧、晚年才咸鱼翻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历史上虽然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是你现在混得不好的话,别气馁,谁晓得未来是怎

历史人物 能把皇帝骂怕的臣子恐怕就他一个了 西汉郎中令龚遂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27

历史人物 能把皇帝骂怕的臣子恐怕就他一个了 西汉郎中令龚遂

西汉时期,昌邑国有位郎中令,名叫龚遂。昌邑国属于昌邑王的藩国,龚遂就在第二任昌邑王刘贺的手下任职。刘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在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大将军霍光便迎立了刘贺为帝,只不过在位27

历史秘闻 从此百姓路不拾遗

龚遂是西汉著名的循吏,所谓“循吏”,就是那些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见《汉书·龚遂传》),因通晓经术担任了昌邑国的郎中令。当时的昌邑王是汉武帝的孙子刘贺,这个

中国历史 渤海石灯塔

渤海石灯塔石灯塔又称石灯幢或石浮屠,现存黑龙江宁安光隆寺内,是渤海政权遗留下来的著名佛教石雕艺术品。全塔高16米,用12块经过雕凿的玄武岩叠垒而成。基座为八角形,束腰上刻有唐武壸门。基座为莲瓣覆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