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晋楚弭兵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晋楚弭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晋楚弭兵
弭兵就是息兵,停止战争的意思。齐桓公去世后,晋、楚两大强国的争霸活动,前后持续了百余年,给中原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双方也斗得精疲力竭。无休无止的战争也激化了本国的各种矛盾,都无暇外顾,于是晋、楚之间就出现了休战的转机。
周简王七年 (前579年),距齐晋鞌之战已有10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促成了晋、楚两国的和解。五月,晋大夫士燮和楚公子罢、许偃在宋都商丘相会,盟约是: “楚晋两国不以兵戎相见,好恶相同,共同救济灾难危亡,救援饥荒祸患……” 这年,晋楚两国大夫互相出使对方。十二月,晋厉公与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晋楚休战,是为新的争夺作准备。此后第三年,楚国公然违约,北上与晋大战于鄢陵; 前557年又大战于湛阪,结果都是楚国失败。到了周厉王二十六年 (前546年) 时,晋国姬姓公室与异姓功臣大夫争权夺利的斗争日趋激烈,内忧大于外患; 而楚国又因有东方吴国的进攻,加重了后顾之忧; 其它分别附属晋、楚的盟国也希望能喘一口气。此时宋大夫向戌跟晋国正卿赵武和楚国令尹屈建都很友好,于是分别前往晋、楚调和,取得了各诸侯国同意。这年七月初二,赵武和楚公子黑肱在宋都商丘统一了盟书措辞。初九,东道主宋平公和滕、邾两国君主以及晋、楚、齐、鲁、卫、陈、蔡、郑、曹、许、秦的大夫,一共14国,在商丘蒙门外结盟。楚屈建争先歃血当盟主,赵武相让。会上作出了 “不发动战争,不残害百姓,有利于小国” 和 “原来分属晋、楚的盟国现在变成晋楚双方共同的附属国” 的决定。
相关参考
宋平公名子成,是春秋时期宋国君主,于公元前575年登基,在位期间举行了弭兵会盟确立晋楚共为霸主,在位44年时间,于公元前532年逝世。宋平公介绍>宋平公,子姓,宋氏,名成,宋共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
赵武官至晋国的正卿,主持了晋楚分霸的弭兵之盟,为当时的中原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可以说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却有着血腥而且悲惨的身世,一出生就失去
赵武官至晋国的正卿,主持了晋楚分霸的弭兵之盟,为当时的中原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可以说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却有着血腥而且悲惨的身世,一出生就失去
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官至晋国的正卿,主持了晋楚分霸的弭兵之盟,为当时的中原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可以说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却有着血腥而且悲惨的身世,
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官至晋国的正卿,主持了晋楚分霸的弭兵之盟,为当时的中原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可以说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却有着血腥而且悲惨的身世,
弭兵(汉语拼音:mǐbīng),中国春秋中晚期由霸主国晋、楚主持的止息战争的盟会。公元前595~前594年,楚庄王率师围宋国都9个月。十多年后,宋国右师华元在晋、楚间进行撮合。公元前579年,晋上
弭兵(汉语拼音:mǐbīng),中国春秋中晚期由霸主国晋、楚主持的止息战争的盟会。公元前595~前594年,楚庄王率师围宋国都9个月。十多年后,宋国右师华元在晋、楚间进行撮合。公元前579年,晋上
向戌弭兵 到春秋中期,争霸大国势均力敌,都难取胜,战争的深重灾难也使各国强烈要求息兵。公元前597年,由宋大夫华元发起,晋、楚会于宋西门之外,订立互不相侵之约,但不久即告破裂。公元前546年,宋国大
这是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晋、楚两国长期争霸,分别寻找机会,兼并小国,扩张势力。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
楚国想向北扩张重新控制郑国,可是东部却受到新兴国家吴国的牵制,大大影响了楚共王的北进战略。要争夺中原,郑国这个跳板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用军事打击难以奏效,那么就用非军事的手段吧。怎么做呢?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