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文翁兴学

Posted 郡县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文翁兴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文翁兴学

文翁在郡县兴办官学,促进了巴蜀地区文化的发展,开了汉朝各郡县办学的先河,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 (今安徽省内) 人,姓文名党,字仲翁(一说 “字翁仲”),人们尊称他叫文翁。从小好学,精通 《春秋》。汉景帝末年,他升任蜀郡太守,很勤政爱民。他发现巴蜀地区很闭塞,文化风俗落后,便想通过提倡教育来敦厚民风,推行法令。文翁首先选拔了张叔等十多个聪明而有才干的官吏,送到京城长安学习,有的学习经学,有的学习法令。文翁严格要求他们,又减省官府开支来筹集学费,还买一些蜀郡土产的刀、布送给太学中的博士,请博士们好好教育蜀郡的学员。几年后,这些人学成回郡,文翁都委任高级职务,并向上级推荐。如: 张叔后来当了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

他还在成都市建立官学,招收蜀郡各县子弟入学。入学的人给以优待,免除徭役,成绩优秀的人委任为郡县属吏。当时蜀郡轻视文化,人们往往讥笑别人学习文化。文翁为了扭转这种风气,想了很多办法。如: 经常选官学中的学生参与官府办公审案; 自己到各县视察,常带领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传达教令。于是,人们觉得学文化是一件光荣的事,争着入学,富人甚至愿意多出钱以求入学。相邻的郡县也学习文翁办学,如: 巴郡、汉中都办起了官学。蜀郡到长安求学的人日益增多,跟齐鲁地区相当。景帝下令嘉奖,命令天下各郡都办学; 武帝时进一步得到推广。司马相如、扬雄这些人才从蜀地涌现,也与文翁办学有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文翁是怎么死的

       文翁(前156~前101),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

宋朝兴学始于此

要说商丘古城,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商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四线小城,但就是这样一个四线小城市,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所有人都知道的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应天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另外三

历史人物 何武的个人生平 何武的后世纪念 何武的历史评价

  本名:何武  字号:君公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蜀郡郫县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3年  官职:御史大夫、前将军  封爵:氾乡侯  谥号:剌侯何武(文翁祠堂

宋朝 宋代·私立小学

私立小学在三次兴学热潮的推动下,社会读书风气日盛。如福州“城里人家半读书”。于是城镇乡村的私立小学,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苏东坡说,他8岁入小学,老师是个道士,叫张易简。小学里的学生将近100人。一般来

宋朝 宋代·州学县学

州学县学北宋出现了三次兴学热潮。第一次在仁宗时期,由于科举取士,滥而空疏,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精贡举”、“兴学校”。于是大多数州一级政府兴办了官学,并创建了少数县学。第二次在神宗时期,第三次在徽宗时期,

历史百科 中国第一所女学开办

·严氏女学清末兴学的初期,由于男尊女卑思想还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在创办学堂的进程中,只重视男子教育,女子教育仍被排斥在教育制度之外。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

最悲情的皇帝拓跋弘生平简介 拓跋弘离奇驾崩

  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

历史如何评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拓跋弘是怎样的人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

拓跋弘为政举措有哪些 拓跋弘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

历史如何评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拓跋弘是怎样的人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