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周公摄政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周公摄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周公摄政

周公姬旦是文王第四子,武王亲弟,为人仁厚笃实,精明能干,因采邑在周,故人们尊称为周公。在兴周灭商年代,他治理西岐,负责政务,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武王最忠诚可靠的帮手。武王回到镐京后,不久得了一场大病,周公筑坛设祭,斋戒祈祷,情愿以自身作质押去替代武王之死,以换取国家安危。武王要传位给他,周公坚辞不受。

大约在公元前1064年,也就是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武王病逝,太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当时成王年幼,天下又初定,周公担心诸侯不服会发生叛乱,便毅然以冢宰身份摄政,“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代成王掌管军国大事,成为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都摄政,便派儿子伯禽前往曲阜就封。临行前,周公谆谆教导伯禽说: “我的地位已很高了,但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 每次吃饭的时候,一听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生怕失去天下的贤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尽管他如此尽心尽意辅佐成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四处散布谣言,说周公有野心,将会篡夺王位。镐京阴风四起,连召公也有些怀疑,成王也有些信不过了。为了稳定江山,周公首先向召公表明心迹,说明摄政是为防止天下叛周,国家分裂,并非个人夺权。误会被消除,周公重新取得了贵族大臣们的全力支持。

相关参考

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

原创:唐封叶|叶话文史公众号话说武王发自克商以来,寝不安席,天天想着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周人对天下的统治,甚至还向以前的敌人箕子讨教「”洪范九畴”。故宫乾隆御笔「”建极绥猷”隐含何种治国思想?虽然几年间

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

原创:唐封叶|叶话文史公众号话说武王发自克商以来,寝不安席,天天想着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周人对天下的统治,甚至还向以前的敌人箕子讨教「”洪范九畴”。故宫乾隆御笔「”建极绥猷”隐含何种治国思想?虽然几年间

历史人物 史上因立志做周公却不得善终的摄政王

  导读:古代先贤旦历来为后人敬仰,是数千年来王公大臣竞相倣傚的楷模,王莽、曹操、袁绍都是他的粉丝,然而均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之辈,其实在旦的后代当中就有一位立志做周公并摄政当国的人,只是他的努力不但没

历史秘闻 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

原创:唐封叶|叶话文史公众号话说武王发自克商以来,寝不安席,天天想着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周人对天下的统治,甚至还向以前的敌人箕子讨教「”洪范九畴”。故宫乾隆御笔「”建极绥猷”隐含何种治国思想?虽然几年间

是为了孝庄还是甘愿做周公? 多尔衮不做皇帝

多尔衮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完成大清统一的关键人物;清军入关以后他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份显赫的人物,为何没能当上皇帝?有人说多尔衮没有称

是为了孝庄还是甘愿做周公? 多尔衮不做皇帝

多尔衮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完成大清统一的关键人物;清军入关以后他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份显赫的人物,为何没能当上皇帝?有人说多尔衮没有称

周公东征平叛乱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周公东征平叛乱的故事。  周武王死,武王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这本是使周王朝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谁知却因此掀

历史人物 周公旦戒酒 周公之礼怎么来的

周公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他摄政七年,对周朝有着巨大贡献,完善了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法、分封制等,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奠定了周朝800多年统治基础。周公>周公旦戒酒>当时的周公旦是当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周公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周公西周政治家。武王之弟,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北)故称为周公。曾佐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勾结纣王之子武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