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

Posted 青铜器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 ”称王篡位”

原创:唐封叶|叶话文史公众号 话说武王发自克商以来,寝不安席,天天想着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周人对天下的统治,甚至还向以前的敌人箕子讨教「 ”洪范九畴”。故宫乾隆御笔「 ”建极绥猷”隐含何种治国思想?虽然几年间武王总结了很多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老天却不再给他实施的时间。 在武王问箕子「 ”洪范九畴”这一年,也就是文王受命第十三年(武王即位未改元、依旧沿袭「 ”文王受命”的纪年方式),武王得了重病。《尚书·金縢》记载,他四弟周公旦偷偷为他举行了攘除灾祸的「 ”禜(yíng)祭”,即请求周人的神灵将武王发的病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巧得很,禜祭后武王发的病情一度好转,但不久他的病重又复发,最终不治。按《古本竹书纪年》说,武王发去世时年仅五十四岁。 武王发驾崩,对于周人来讲无疑是天崩地裂般的噩耗。我们看看周朝之前、之后的中国几千年历史,确实还没有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君主,统一天下仅几年内就去世的,周武王算是唯一的一个。从这点来说,西周王朝的运势确实是太背了点。更背的是,他的太子诵这时仅13岁,尚不具备执政的能力。西周王朝这艘新下水的大船,这时能依靠谁掌舵呢?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就在西周王朝风雨飘摇之际,还真的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要力挽狂澜,扶保大周,他就是曾打算代武王上天堂但没上成的周公旦。众所周知,周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这大周江山本来就是周公旦他们家的,周公旦怎能忍心眼睁睁看着父兄的基业不保? 武王去世后,首先一个问题就是「 ”国不可一日无君”。周公旦作为先王之弟,第一件事就是拥立太子诵登基为王,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成王。其次,周公旦在没有取得王室贵族和众大臣一致支持的情况下,就以王叔的身份摄政,担任冢宰(相当于宰相)一职,总揽朝政,辅佐成王。 成王继位 关于这一段,自古以来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说周公旦在武王死后不但摄了政,而且还「 ”称王”了,甚至有人说他是「 ”篡位”。周公「 ”摄政称王”的说法尤其在近现代一度很流行,当然反对的人也不少。 其实周公摄政有没有称王,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个无所谓的问题;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问题就大了去了:因为周公是后世儒家盛称的「 ”圣人”,而儒家最讲「 ”大义名分”,所以周公旦摄政是以「 ”冢宰”的名义还是以「 ”王”的名义,那就涉及到周公旦是否是忠臣、周公旦行为是否符合儒家道德的问题。 认为周公摄政曾「 ”称王”的人举出一个「 ”铁证”,那就是《尚书·康诰》中有一句: 王若曰:「 ”朕其弟,小子封。” 过去一般都把这句话翻译成「 ”大王说:‘我的弟弟,小子阿封’”。 在秦朝之前人人都可以说「 ”朕”,并非只有帝王才能自称「 ”朕”,这个大家应该清楚,所以这里面的「 ”朕”说明不了什么。不过这「 ”阿封”是谁呢?我们之前曾提到,周武王有个九弟叫康叔封,武王伐纣后在殷都举行的「 ”革命大典”上,康叔封曾经负责铺用公明草编的席子。本来在西周君王中,只有周武王可以喊康叔封为「 ”弟弟”。但《尚书·康诰》这篇写的是后来周公旦东征胜利、谋划营造东都时候的事情,这时周武王已经去世多年了。于是一些人就说,那时候的成王是康叔封的侄儿,显然不可能喊康叔封为「 ”弟弟”;当时能喊康叔封为弟弟的「 ”王”,自然只能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旦了,所以这表明周公旦摄政时是「 ”称王”了的。《荀子·儒效》、《淮南子·氾论》等古籍都持这种说法,近现代史家持这种说法的就更多了,有名的如古史辨学派的宗师顾颉刚等人。 周公旦摄政时到底称没称过「 ”王”呢?虽然自古以来正反双方争辩得不亦乐乎,但是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好在我们比前人更有幸,能看到更多的历史资料。 话说1976年12月,当时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的社员们,在田里平地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西周青铜器窖藏。这处窖藏中共出土青铜器103件,其中一件就是铭文字数达284字的史墙盘。那这件青铜器为什么叫史墙盘呢?因为据铭文说,这个盘的主人是一位叫「 ”墙”的史官,故名。这史墙盘之所以有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还因为它记述的内容十分有意义:它记载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和当时在位的周王(即周恭王)等七代周王的功绩,证明了古代史书中西周前中期六代周王的名号和顺序的正确性。 史墙盘 ▲《史墙盘》铭文中提到六位周王的王号(文、武、成、康、昭、穆) 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史墙盘记述的西周君王中,武王后面就是成王,显然没有「 ”周公旦”这位王的位置。这史墙盘的铸造年代在周恭王时期,这说明在西周中期的贵族尤其是史官眼中,周公旦是算不得「 ”王”的。因此按史墙盘的说法,周公旦并未称过王。 当然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啰,他可能会说,也许周公旦摄政时称过王,但是可能成王和后来的西周诸王不承认周公旦是真的「 ”周王”,所以在编写史书的时候把他给「 ”隐蔽”掉了。不错,这种可能也确实存在。 如果说史墙盘的铸造时代比较靠后(年代到西周中期了),因而有被后来政治因素影响的可能,那成王前期或者说周公旦在世时候的青铜器,应该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吧? 冉方鼎(周公东征鼎) 20世纪初出土于陕西凤翔、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的周初青铜器冉(外加双手下加土)方鼎(又名周公东征鼎),其铭文开头说: 唯周公于征伐东夷,丰伯博姑咸裁。 众所周知,这记载的是周公东征的史事。铭文的后半段则讲,周公凯旋后祭祀宗庙并举行宴饮,席间赏赐大臣冉一百朋(串)贝。显然该鼎的铸造就在周公东征凯旋时。如果当时周公有王号,那么铭文就该说「 ”唯王于征伐东夷”,而不该说「 ”唯周公于征伐东夷”了。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传世西周青铜器禽簋,上面也有铭文: 王伐盖(奄)侯,周公谋,禽祝…… 这铭文记述的是周公东征时讨伐奄国的故事,铸造这件器物的时间应该也是周公旦还活着的时期,甚至可以再缩小范围,定在周公东征刚结束的那段时间。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铭文中既出现了「 ”王”,又出现了「 ”周公”,显然「 ”王”和「 ”周公”是两个人。 禽簋铭文 王伐奄侯,周公谋禽 祝,禽有 脤祝,王赐金百寽。 禽用作宝彝。 如果说史墙盘还可能受后来的政治因素影响的话,那周公旦东征时正大权在握、军队在手,他当时要是真称王了,时人为什么不在青铜器称他为「 ”王”呢?禽簋里为什么既有王又有周公呢?这只能说明,周公东征时他并没有用「 ”王”的称号,当时的「 ”王”另有其人,那就是、且只能是小天子成王。 不过有人肯定又会问,那《尚书·康诰》里喊康叔封为「 ”弟弟”的「 ”王”不是周公是谁呢?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得明白《尚书》里「 ”王若曰”是什么意思——「 ”王曰”就「 ”王曰”,为什么当中加个「 ”若”字?就字面意思来说,「 ”若”就是「 ”像”、「 ”如”的意思。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高高在上,为了营造神秘感,他说话可不会像现在领导人似的,动不动当众演讲,或者屈尊直接跟谁去面谈。大家看电视也明白,帝王的旨意、话语都是要由宦官或臣下来宣读或转达的。 原来《尚书》里的「 ”王若曰”,意思就是指大臣代传王命时,对臣下们说「 ”王这样说……”。说白了,这就是大臣转述王命前的开场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其实《尚书·康诰》中并不是由王直接跟康叔封对话,而是一位天子使臣当着康叔封的面儿来传达王命。喊康叔封为「 ”弟弟”的人,是那位传达王命的使臣,当然他就是周公旦。成王本来是要说,「 ”九叔您要如何如何”;但周公旦在当着康叔封的面儿向他传达王命的时候,自然不方便也喊康叔封为「 ”九叔”,而是按自己与康叔封的关系,改说成「 ”王说弟弟你要如何如何”,也就是他把成王对康叔封的称呼「 ”九叔”转换成了自己对康叔封的称呼「 ”弟弟”,所以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这种传话人修改委托人话里的称谓的现象,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打个比方:小明本想对妈妈说:「 ”老妈,你少做点晚饭,我晚上跟朋友一起吃饭。”但小明没直接见到妈妈,只能请爸爸转述。爸爸在说的时候,话肯定变成了这样:「 ”儿子让我说,老婆你少做点晚饭,他晚上有场。”爸爸在跟孩子他妈说话的时候,当然不会用儿子对妈妈的称呼「 ”老妈”,而是用自己对妻子的称呼「 ”老婆”。明白了「 ”转述可以改称呼”这个道理,《尚书·康诰》里的「 ”王若曰:‘朕其弟,小子封’”这一句,就不能作为周公称王的证据了。 结论:结合史墙盘、冉方鼎和禽簋的铭文记载,所以唐封叶认为,武王去世后,周公旦确实摄政,但是却并未称王,当然更不存在「 ”篡位”的情况。 简说西周史 ¥48.8 购买

相关参考

周公究竟是篡位还是摄政

周公是西周初期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跟随武王讨伐纣王。等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纪尚小,周公便决定代替成王处理朝政,主持国家大权。但周公此举也被怀疑有篡位之举,那周公到底是算篡位还是

周公旦是怎么辅佐周成王治理周朝的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

周公东征平叛乱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周公东征平叛乱的故事。  周武王死,武王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这本是使周王朝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谁知却因此掀

周公旦摄政及再次分封的简介

周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初政治家。武王在灭商二年后去世,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应付危难,立武王年幼之子诵为周成王,又自己摄政,以致引起管蔡之乱,纣之子也乘机联兵复国。周公于是东征,前后三年,

孟姓的来源要短一点的

一、姓氏源流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

周武王并没灭掉商朝,周朝真正灭商是什么时候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130周公东征文/图/辑|寒山忆雪受命13年(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崩逝,年幼的成王继位,成王的叔父周公旦承担了摄政的重任。周公摄政引起了管叔鲜和蔡叔度

周武王并没灭掉商朝,周朝真正灭商是什么时候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130周公东征文/图/辑|寒山忆雪受命13年(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崩逝,年幼的成王继位,成王的叔父周公旦承担了摄政的重任。周公摄政引起了管叔鲜和蔡叔度

抢了侄子的王位,还能获得美谥

在西周时期,为了长治久安,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周公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朝统治者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人,必须是父死子继,而且是嫡长子。这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确保了周王朝

西汉末年篡位夺权

导读:西汉文学家刘歆批注《尚书》时,在说到西周时期周公旦摄政辅佐幼主一事时,对周公旦同时使用了“公”与“王”两个称呼。若不深究,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一千多年后,痴迷训诂的清代学者宋翔凤却发现了一个不小

溥仪的父亲是谁

爱新觉罗・载沣,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1908年11月15日,控制清朝政权达47年之久的慈禧去世。12月2日,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继位。作为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登上中国的政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