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三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从香菱名字看她一生
Posted 香菱
篇首语: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香菱三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从香菱名字看她一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香菱三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从香菱名字看她一生
香菱是甄士隐一把年纪才得来的独生女儿,也是在甄家娇生惯养到了五六岁,因为甄家的仆人霍启在灯节上照看不周,被拐子拐走的苦命女子。在小说中,除了没有明确说明的拐子拐走香菱后的七八年间给香菱用的名字,明确说明的共有三个名字:第一个是甄士隐给她取的乳名——甄英莲;第二个是她被卖到薛家以后用的名字——香菱;第三个名字是薛蟠的正房太太夏金桂给她改的名字——秋菱。
可以这么说,曹雪芹给她取的这三个名字,都是很有深意的,这三个名字正好寓意了她的人生走向。
首先来看第一个名字:甄英莲。因为有了脂砚斋的一句批文:甲戌侧批:设云“应怜”也,可以知道“甄英莲”其实就是“真应怜”,曹雪芹借着谐音给她的人生做了个总概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这个女孩子是真的很可怜的。但这个“莲”用在香菱身上,除了与“怜”谐音,还有其它特别的含义,莲花在古人心中代表了君子高洁的品格,因此这个“莲”也寓意香菱的品格高洁。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合起香菱的判词有一句:“根并荷花一茎香”,意思就是:香菱的根基其实是跟荷花或莲花一样的高洁的。
小说的第一回,一开篇就讲到了香菱的娘家,甄士隐家,书中这么描述: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这里脂砚斋又有几条批语,写封氏的八个字,有批语道:“甲戌侧批: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写甄士隐的两句话后边又有批语道:“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蒙侧批:伏笔”。原来甄士隐是这样一个“神仙一流人品”的人物,香菱的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以作者对甄士隐的评价,香菱的出身虽不如荣国府门庭显赫,却也是当地望族,其母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不是一般的俗妇,其父也不是那求功名的俗人,这种出身的女孩儿,其品性如荷花一样清香高洁,绝不是大观园中一般的丫鬟能比的,更不是夏金桂那种恶俗之辈。我想,这也正是香菱在薄命司的册子上能高居副册之首的原因。
再来看第二个名字:香菱。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结合第一个名字和她判词中的第一句“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只取了荷花的一个“香”字,却已经不是荷花了,自从她进了薛家,“莲”变成了“菱”,一下子从备受君子雅士追捧的莲花变成了低贱的农作物菱角花,只有这个“香”字让她还保留了一点与菱角花的区别。这个“香”字,是香菱除了美貌之外,具备行事温柔安静的品格的概括,连周瑞家的都说她有秦可卿的范儿。
香菱拜黛玉为师学写诗,学得如痴如醉,最终成了大观园中唯一一个入得了诗社的丫鬟,这个“香”字正体现了她与那些和她一样低贱的丫鬟们的不同。她虽然变成了菱角花,却仍然保持着莲荷的清香,即使嫁给了那么恶俗的呆霸王薛蟠,她仍然可以保持着高洁的品质。我们在书中看到的香菱,纯真善良,待人真诚,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着热爱,敢于追求理想,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看第三个名字:秋菱。这一次,菱角花不光是丢了“香”,连命都没了。菱角花盛开在炎热的夏天,秋天枯败,夏金桂也是读过书的人,把“香菱”改作“秋菱”,就是要让香菱枯败,足以见其对香菱切齿的厌恶。如此厌恶香菱的夏金桂,从给香菱改名字起,就开始把香菱往死路上逼,直到把香菱活活逼死,因此有了判词中的“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其中“两地生孤木”用拆字法来看,就是两个“土”加上一个“木”,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桂”字,暗指夏金桂。桂花在秋天开到了鼎盛,而菱花则在秋天枯败了,夏金桂正是香菱的克星。
以上香菱的三个名字,从概括其一生的命运与品格开始,到她虽身陷泥淖,却仍有莲荷之香,再到她走到了命运的尽头,在盛开的桂花树下悲惨地枯败了,再也无法嗅到她的“香气”,每一个名字,都寓意着她当时的人生。
相关参考
一、相似的命運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蛾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這樣一首詩,其精華難掩,超逸清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觀園的
香菱和平儿两人都在世家中做妾室,但两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有一天突发奇想,就想说如果把香菱和平儿两者对调一下,那么香菱的命运还会那么悲惨吗? 平儿大智若愚,心中自有沟壑,因此在“辣妹子
香菱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副册的女儿。香菱是薛蟠的妾室,在薛宝钗进京待选侍女时,随薛家举家进京后,住在荣府的梨香院,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诗)。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
《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第五回贾宝玉做梦,进了太虚幻境档案馆里看册子,香菱虽然名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但在宝玉眼中的次序,她是第三位,排在晴雯袭人和十二钗正册之间,承前起后。在作者心中,她
《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第五回贾宝玉做梦,进了太虚幻境档案馆里看册子,香菱虽然名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但在宝玉眼中的次序,她是第三位,排在晴雯袭人和十二钗正册之间,承前起后。在作者心中,她
香菱学诗,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曾被选入语文课本。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
香菱学诗,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曾被选入语文课本。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
林黛玉为何教香菱写诗?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这段内容?毫无疑问,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写诗一节,最是温馨动人的,但也是歧义最少的。可是,这一次,我却读出了另外一些意思。曹雪芹在这里很详细的写林黛玉...
香菱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她原名为甄英莲,是甄士隐独女,原籍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年已半百的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加之香菱小
甄英莲,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女儿,贾府通称香菱。她是整部小说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甄英莲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