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田园诗歌之祖陶渊明

Posted 诗歌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田园诗歌之祖陶渊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田园诗歌之祖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西南) 人。出生于没落官僚家庭。晋宋时代以描写田园风光而闻名古今的诗人。

陶渊明年青时,也曾有志士的胸怀,豪侠的热血,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 的宏愿。但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晋王朝在内战火并中日趋衰亡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最后辞官归田,走上 “击壤以自欢” 的道路。

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第二年 (公元406),他完成了著名的《归园田居》 诗五首。诗人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田生活的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认为自己十几年的仕途生活好比 “羁鸟”、“池鱼”,时刻念着“旧林”、“故渊” 的自由天地。现在他象一只小鸟飞出牢笼,开始了新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种自由、解放的舒畅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除 《诗经》 中有少数农事诗而外,是陶渊明把平凡的田园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圃。桑、麻、鸡、狗等极平凡的农村景色,经他写入诗中,无不奇趣横生。所以,被后人奉为田园诗歌之祖。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

>  东晋末年,出现了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诗人。他以平淡、朴素而又富有情趣的笔墨,多方面地描写田园风光,抒发他在农村的真切感受。以前诗人忽视的田园景物第一次被他描绘得那样美妙动人,情味隽永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不求甚解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又名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的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

田园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真的是自愿?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有首《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田园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真的是自愿?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有首《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

大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

甘心清贫隐居生活的陶渊明,志趣高远,不愧田园诗派代表

文|阿楠文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思维也非常跳跃不定,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时期的士人,如果在仕途上没有什么成就的话,就会隐居田园或者寄情山水,比如当时或者现在都很有名的魏晋风流的一些名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