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清贫隐居生活的陶渊明,志趣高远,不愧田园诗派代表

Posted 田园诗派

篇首语: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甘心清贫隐居生活的陶渊明,志趣高远,不愧田园诗派代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甘心清贫隐居生活的陶渊明,志趣高远,不愧田园诗派代表

文|阿楠文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思维也非常跳跃不定,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时期的士人,如果在仕途上没有什么成就的话,就会隐居田园或者寄情山水,比如当时或者现在都很有名的魏晋风流的一些名士们,他们在仕途上看不惯那些统治者的行为,就用自己超脱世俗的行为和态度来度过余生,而在这期间,有一位也非常像这些风流名士一样的人,他就是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本来像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一样,对仕途有非常大的抱负,但是后来陶渊明发现自己的真正的人生理想,虽然在官场上也做过一些事情,但是最终还是对仕途有所失望,在最后一次任职的时候,没多久就辞官了,这样几经辗转,陶渊明在诗歌上便开始了一段辉煌的旅程。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的这个选择无疑让他功成名就,在历史上这位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就这样横空出世了,陶渊明在诗歌上的作为不仅让后人们对他称赞不已,而且人们还都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这些作品,向往他诗歌中的清新意境和美好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一生是贫苦的,在年轻的时候家境就不是很好,但是他能够凭借自己的精神家园为自己打造出另一番天地,实在是令人敬佩。经过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不喜欢官场生活的,他在做官的时候仍然留恋田园生活,即使自己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辞官归隐,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小生活。 陶渊明田园生活画像 陶渊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心灵境界是非常高的,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有抒发对人生感慨,不屑于与别人同流合污的愤世嫉俗之情,对社会纷乱的忧心,还有对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比如他的著名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九日闲居》等作品,他的田园生活题材内容的诗歌非常之多,在咏怀诗、饮酒诗之外,陶渊明最多的诗歌作品就是山水田园诗了,而且他的作品内容清新雅致,充满乡村气息,没有对仕途上的过分感慨,也没有对人生失意的消极思想。陶渊明用自己的乐观思想在清苦的生活中不断探索人生的真谛,而且自己在这种田园生活中更是悠然自得,袁行霈先生说过: 「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出自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问风俗的醇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平实而快乐的,耕地、采菊、作诗、饮酒,自食其力自得其乐,在恬静的生活中感谢大自然的给予,周围的众多物象都成了诗人情感的载体,生活因这些平凡的美好充满乐趣。 陶渊明恬静生活画像 陶渊明追求理想主义 陶渊明的思想和心灵境界他的心中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他对人生的思考正像伟大的思想家那样,用思想心灵上的超凡脱俗,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我,当然,陶渊明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诗人,他的诗歌中不但有描写民生疾苦,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让陶渊明对百姓们深感同情,他既是一个慷慨大义的诗人,也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在一些诗歌之中都毫不吝啬的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向往之情。陶渊明思想中有儒、道、佛三家的影响,在遭遇了官场沉浮之后,对人生有了深深的感慨,在经历了仕途上的遭遇之后,他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终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归属,他知道了自己应该要什么,从此辞官回乡,在山水田园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陶渊明吟诗画像 陶渊明志趣高洁 陶渊明是一个高洁、清新脱俗的田园诗人,他对周围的现实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他不能作出什么改变,不能为动荡的时局作出努力,于是陶渊明就远离官场,去过自己向往的生活,有人可能会说陶渊明的这种思想有些消极避世的因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之下,陶渊明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拯救了自己,他喜欢喝酒,喜欢过着惬意的田园生活,这里没有官场的争斗,也没有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随性,自在的文人。他不但率真而且是一个努力追求人生自由和浪漫的人,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想做但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陶渊明能够舍弃现实生活中的世俗名利,这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而且陶渊明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没有丰富物质也必须要有高尚的精神和心灵。 陶渊明清新脱俗田园生活画像 结语 毫无疑问,陶渊明的这种情感和对自由、闲适人生的勇敢追求,令我们为之神往,他的诗歌成就也影响了众多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豁然的人生态度将人生境界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诗歌作品中的潇洒风格不但影响了后来很多文人,而且他的人生态度和方式也令人向往。 参考文献: 罗宗强 《魏晋文学思想史》 袁行霈 《陶渊明研究》

相关参考

田园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真的是自愿?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有首《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大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

晋朝历史 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

>>第一节青年时代>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

晋朝历史 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

>>第一节青年时代>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

历史百科 田园诗歌之祖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没落官僚家庭。晋宋时代以描写田园风光而闻名古今的诗人。陶渊明年青时,也曾有志士的胸怀,豪侠的热血,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但他生活的时代,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

田园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没成贫下中农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

田园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没成贫下中农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