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元和体”代表元稹
Posted 宦官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元和体”代表元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元和体”代表元稹
据 《新唐书·元稹传》 称: “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 元稹与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和体” 的代表,二人名噪中唐诗坛,又有兄弟般的情谊,并称“元白”。
元稹 (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少年时代即盛负才名,15岁举明经,授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因与宦官及守旧官僚作斗争,曾遭到贬谪; 转而借重宦官势力,逐日升迁,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53岁时因暴疾死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
元稹也强调文学创作要反映社会现实,有 《乐府古题序》 阐明其文学主张。他在 《田家词》 中呼出了农民对于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的埋怨情绪,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他的 《连昌宫词》,是与白居易 《长恨歌》 齐名的长篇叙事诗,通过对连昌宫盛衰境况的描叙,委婉地谴责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他借短诗 《行宫》 吟唱: “寥落故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寥几行诗,以乐写哀,以点概面,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此外,他的艳体诗和悼亡诗,也笔调细腻,感情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其悼亡诗 《遣悲怀》 3首,亦为千古名篇。
元稹不仅善写诗,也能写小说,所作传奇 《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描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纠纷故事,生动形象,令人经久不忘,后来成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的蓝本。著有《元氏长庆集》。
相关参考
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官员,尤以在诗方面成就最大。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两人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诗作号为“元和体”。 同时元稹也
【元稹简介】唐朝时期著名诗人尚书左丞元稹故事 元稹(779年-831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
最近很多人都这个元稹非常感兴趣,他这个人很有意思的啊,话说前前后后有好几段爱情故事了,那么到底一共有几段呢?还有这几段最后的结局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我们
在唐代,元稹和白居易齐名,以至于“元白”的称号一直流传至今。不过,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元稹就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了,以至于人人侧目。不择手段,为升官弃情人元稹虽然早早就诗名在外,但他最出名的事迹,还是提供
在唐代,元稹和白居易齐名,以至于“元白”的称号一直流传至今。不过,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元稹就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了,以至于人人侧目。不择手段,为升官弃情人元稹虽然早早就诗名在外,但他最出名的事迹,还是提供
(779年-831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著名诗人;薛涛,中唐最杰出的女诗人,两人常有诗文唱酬,因此关于两人的风流韵事就成为耸人听闻的话题,有关的笔记诗话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地传扬着元、薛的燕昵私会及其诗歌酬唱。那么两人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著名诗人;薛涛,中唐最杰出的女诗人,两人常有诗文唱酬,因此关于两人的风流韵事就成为耸人听闻的话题,有关的笔记诗话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地传扬着元、薛的燕昵私会及其诗歌酬唱。那么两人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公元779年-公元831年),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人士(现属于河南洛阳),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