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皇权沦丧
Posted 节度使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皇权沦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皇权沦丧
895年春正月,护国军节度使王重盈死,他的侄子王珂继掌兵权。二月,王重盈之子保义节度使王珙等兴兵攻王珂,并向李克用求援。三月,李克用上表请赐王珂节钺,昭宗允准。而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三藩帅上书请以王珙镇河中,昭宗不准许。五月,三藩帅发兵入长安,杀死前宰相韦昭度及宦官数人,并请授命王珙镇河中、迁徙王珂至同州,昭宗一概批准。三帅各自领兵还本镇。六月,李克用以讨三帅为名,举兵南下。长安城中大乱,昭宗逃出宫廷,奔入南山避难。
896年,朱温推荐兵部尚书张濬堪任宰相,昭宗想授张濬相权,李克用上书称: “濬朝为相,臣则夕至阙庭!” 昭宗只能下诏调解。此后,各藩镇的混战越发闹得不可收拾。七月,李茂贞引兵逼京城,昭宗出奔到渭北,韩建胁迫昭宗到华州。李茂贞兵入长安,大肆焚掠。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上书请迁都江淮,西川节度使王建请昭宗赴成都,朱温与河南尹张全义上书请迁都洛阳,都想挟皇帝而篡朝权。为此,往往兵戎相见,弄得朝野不宁。
真可谓多事之秋。900年冬十一月,又发生了擅自废立皇帝事件: 左军中尉刘季述率禁兵入宫,囚禁昭宗,矫诏令太子嗣位,以昭宗为太上皇。随后,刘季述遣信使与朱温结交,朱温拘捕其信使,立即派人与朝官崔胤密谋举措。次年正月,崔胤令左神策指挥使孙德昭迎昭宗复位,杀刘季述等。孙德昭、董彦弼、周承海等因迎昭宗复位功,都拜相,遥领节度使,时称“三使相”。崔胤进位司徒,朱温受封东平王。此后,昭宗的日子越发难过,皇权地位更趋沦丧。
相关参考
汉武帝经略朝鲜半岛失败:平定叛乱惨胜领土沦丧 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不过期年,半岛便全部纳入燕国版图。后来,秦
禽兽不如的老师性侵自己的学生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17岁的女儿竟被他一年16万元高薪聘请的家教老师猥亵性侵长达一年之久,这样的性侵行为,甚至发生在自己家中。而这位“禽兽老师”还是女儿在学校的任教老师,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了公元762年唐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乱,就答应允许以前的叛将担任节度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唐朝以「”厌苦兵革,敬冀无事”为指导方针,对投降的安史
对于中国这种大一统的国家,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基层)的关系,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意思是古代皇帝的权力最多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就很难了。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在此之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到底是哪个朝代,说说理由汉朝武力最强,降匈奴后周边民族无一能对王朝构成实质威胁,其最终因内部矛盾(皇权与士族的权力争夺)而腐化灭亡隋朝时,文帝继承北周留下的资源,统一全国后进行建
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史,若是从某些角度看,也可以看做是王权或者说皇权逐步强化的历史,这样的历史轨迹在中国古代更为明显,自秦朝建立郡县制以来,「”家天下”思想逐渐形成和迭代,并在皇权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强化和发
对于中国这种大一统的国家,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基层)的关系,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意思是古代皇帝的权力最多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就很难了。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在此之
自古以来,有几个力量是封建王朝内部统治者最忌惮的:外戚,王爵。所谓外戚,来自于皇后和嫔妃的家庭,或父或兄,倚仗权力,笼络势力,久而久之可以左右政治决策。若此时恰逢皇帝软弱,则有可能外戚凌驾于皇权;所谓
景帝专注于中央集权问题,诸侯国在这一问题上发动了一场战争,景帝着手成功解决了王国问题,稳固了皇权。>> 西汉的诸王国问题由来已久,追溯根源则在于高祖。刘邦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企图以家族血缘关系来维
一、引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以权治权、纠举不法的政治调节器和制衡机制。各个朝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皇权地位,十分重视发展监察制度,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将监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