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鲁褒论钱神

Posted

篇首语:水往下流,人争上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鲁褒论钱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鲁褒论钱神

西晋时期,涌现出一批俳谐文章。这类文章寓讽刺鞭挞于嬉笑嘲谑之中。其中鲁褒的 《钱神论》 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

鲁褒,南阳人,生活于西晋惠帝时代。史书记载,当时 “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 《钱神论》 以刺之。” 可见 《钱神论》 的写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鲁褒紧扣金钱似神,无孔不入这个中心,首先描绘金钱在士族心目中的神圣形象: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说钱的形状外圆内方,正象天圆地方一般; 钱为铜铸,难以损折,象征长寿; 钱周转无穷,又象征天道。接着又论述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神通。它决定人们的贫富: “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它操纵人们的贵贱: “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它还能控制人们的情感:“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再严厉的面孔,有了钱便眉开眼笑;再难开的金口,有了钱便滔滔不绝。甚至官司诉讼无钱赢不了,幽系牢房无钱救不出,世代怨仇无钱解不开,佳名美誉无钱传不远。一旦有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无怪乎那些昏昏欲睡的清淡士子目睹金钱,“莫不惊视”! 结论是“钱”“可谓神物”。

鲁褒在文中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揭露了门阀士族的拜金狂热。并将矛头直指西晋官场上钱权互市的腐败现象。最后发出官场无靠山,不如回家种田; 虽有靠山而无金钱,“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的感叹。

《钱神论》 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钱神”、“孔方兄”从此成为金钱的雅号。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鲁褒简介

鲁褒,西晋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省)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晋书·隐逸传》谓:“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

三、“钱神”横行的大清官场

>  晚清官场的极端腐败,成为封建王朝处于崩溃前夜的一大征象。那时的官>>  场就如市场,如大贿赂场。晚期官场上,许多东西都可以买卖,许多事情都非贿赂不能办成。买卖和贿赂时,或公开交易,明码实价,露骨

有钱能使鬼推磨 清朝官员都有哪些贿赂名目

导读:“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在清朝的官场,钱神是很神通广大的。清谚云:“捐官做,买马骑。”捐官(捐纳、捐班)即为清政府公开推行的用钱买官制度。按照清朝的规定,除八旗户下人、汉人家奴、优伶等不得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