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隋末农民大起义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隋末农民大起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隋末农民大起义
隋炀帝统治时期,繁重的徭役和赋税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特别是为远征高丽而进行的三次大规模征兵调物,已把广大民众和整个社会经济推向了绝境。山东地区是隋朝重要的经济区,又是进攻高丽的基地,民众遭受的祸难更深重。加上611年秋季发生大水灾,山东、河南地区漂没三十余郡,民众走投无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地区爆发起来。611年十月,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 (今山东省章丘县境内) 起义,他自称“知世郎”,作了 《无向辽东浪死歌》,鼓动农民投身起义队伍。长白山首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星星之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许多支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在今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广东、浙江等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迅猛发展起来。起义军英勇善战,捕杀贪官污吏和土豪恶霸,在斗争中扩大了占领区,壮大了力量: 有的由原来的几百人、几千人发展到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的队伍; 有的攻城夺地,占领郡县; 有的首领自称将军或自称王,建立了政权。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已燃遍了隋王朝的大部分统治地区。面对农民运动的风暴,隋朝统治者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政策,调集了大部分兵力用来围剿起义军。统治者的凶暴屠杀,激起了民众更大的反抗。农民起义军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虽然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忽散忽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公元617年前后,各地起义军逐渐汇合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 河南瓦岗军、河北起义军和江、淮起义军。
相关参考
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
隋末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隋末没有农民起义,隋末是最典型的关陇贵族造反,按时间先后顺序、导致杨广身死国灭的三大主要力量是:1.瓦岗寨,是隋朝权贵2代李密改造、利用盘踞瓦岗寨的土匪翟让团伙(李密入伙时匪帮人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早在大业七年(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畏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不久后,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势力渐强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隋末农民战争7世纪初推翻隋王朝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无日不治宫室”,营建洛阳,修造西苑,“死者什四五”;开运河,筑长城,造龙舟,游江都,役使百姓,致使河北各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中国: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东晋农民起义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北宋——王小波——方腊——宋江元朝——刘福通韩山童朱元璋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清
农民起义领袖由于历史局限性,不能分析复杂的社会局面,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争目标先后投降了新王朝,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军没有防止混入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和隋朝的残余势力,他们逐渐影响起义
农民起义领袖由于历史局限性,不能分析复杂的社会局面,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争目标先后投降了新王朝,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军没有防止混入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和隋朝的残余势力,他们逐渐影响起义
魏刀儿(?-618)隋末河北军首领。(「刀」一作「刁」),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与上谷(今河北易县,位涿州市西南)人王须拔同时,众至十余万,自称「历山飞」。> 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张须陀(566年-616年),字果,南阳西鄂人。性刚烈,有勇略,少年时从史万岁讨西爨,因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隋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在并州作乱,张须陀从杨素平乱,加开府。大业六年(610年),张须陀担
张须陀(566年-616年),字果,南阳西鄂人。性刚烈,有勇略,少年时从史万岁讨西爨,因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隋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在并州作乱,张须陀从杨素平乱,加开府。大业六年(610年),张须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