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孝文帝禁胡语倡汉话
Posted 鲜卑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孝文帝禁胡语倡汉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孝文帝禁胡语倡汉话
北魏入主中原后,鲜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关系、鲜卑族官僚与汉族官僚之间的关系,也决定着北魏政权的存亡。所谓关系,主要是向发达的汉文化迅速靠拢。这方面,孝文帝采取了很多重要措施。禁胡语,倡汉语,即是其中之一,鲜卑语与汉话不同,如管左右内臣叫 “直真”,左右外臣叫“乌矮真”,各部门文书叫 “比德真” 等。魏初,在魏做官的汉人都学鲜卑话。孝文帝认为这是向落后的文化靠拢,越学会越落后。一天,孝文帝会见群臣,问道: “你们想让魏朝象殷周那样美好,还是想让汉晋独占美好之名?” 咸阳王拓跋禧回道: “陛下圣明领导,实在是希望超过前代。” 孝文帝又道: “如果这样,将怎样达到? 是改造自身,革新风俗,还是仍旧照以前的办?” 咸阳王回道: “应该革旧布新。” 孝文帝又问道: “为着自身受益,还是传至子孙?” 咸阳王对道: “既世世为长,那就想传之来世。” 孝文帝道: “既然如此,必须改革,你们应当服从,不得违背。” 咸阳王对道: “上命下从,如风吹草。” 孝文帝道: “自上古以来的历史和各种经典所载,哪有不先正名而能推行礼治的? 如今,我想禁绝鲜卑语,一律说汉话。三十岁以上的人,语言习惯已久,允许不一下改过来。三十岁以下在朝廷为官的人,不准讲鲜卑语,如有违者,降爵罢官。各位要牢记。渐渐成为习惯,风化可新。如果仍旧说鲜卑话,数世之后,京城洛阳恐怕皆将成为披发之人了。王公卿士,大家看是这样不?” 咸阳王对道: “实如圣言,应当改革。”于是下诏: 在朝廷不得说鲜卑话,一律用汉语,违者免官。
相关参考
改革鲜卑旧俗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便积极推行汉化政策。规定: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员在朝廷上必须讲汉语,否则免官,三十岁以上者,也要逐步改说汉话。还规定鲜卑人要改用汉姓,改穿汉服,并让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
魏孝文帝拓跋宏对北魏的功绩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
魏孝文帝对的功绩有哪些?孝文帝,鲜卑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
魏孝文帝拓跋宏对北魏的功绩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
公元581年,伟大的中国隋朝开国皇帝,华夏北方汉族大英雄杨坚取代鲜卑的北周后,不但屠杀了鲜卑胡人贵族10000多人,还把前朝的鲜卑胡虏特征都抹去了,采取诸如屠杀残余胡人,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等各
公元581年,伟大的中国隋朝开国皇帝,华夏北方汉族大英雄杨坚取代鲜卑的北周后,不但屠杀了鲜卑胡人贵族10000多人,还把前朝的鲜卑胡虏特征都抹去了,采取诸如屠杀残余胡人,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等各
1.因皇后红杏出墙而被气死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
1.因皇后红杏出墙而被气死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
1.因皇后红杏出墙而被气死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