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汉族击败游牧民族 大汉英雄杨坚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华夏汉族击败游牧民族 大汉英雄杨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华夏汉族击败游牧民族 大汉英雄杨坚
公元581年,伟大的中国隋朝开国皇帝,华夏北方汉族大英雄杨坚取代鲜卑的北周后,不但屠杀了鲜卑胡人贵族10000多人,还把前朝的鲜卑胡虏特征都抹去了,采取诸如屠杀残余胡人,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等各种措施以除去残留在中华大地上的鞑虏特征,杨坚是第一个恢复中华的伟大英雄,他光复了北方中国江山。
公元537年,沙苑之战中,东魏鲜卑军战死8万人。公元543年,邙山之战中,西魏鲜卑军战死6万人。公元546年,玉壁之战中,东魏鲜卑军战死7万人,这些战死的绝大多数都是鲜卑胡族人。不包括一些较小的战斗,仅在东西魏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厮杀中就死了数十万鲜卑胡族人。在南北朝时,由于胡族自相残杀,几十万鲜卑胡族青壮年在战争中都被杀死,而鲜卑胡人青壮年总共也不过几十万而已,所以到了隋朝时期,绝大多数拓跋鲜卑人都已被杀光了。
大汉英雄杨坚光复华夏汉室,不到两年,就遍诛宇文鲜卑族,杨坚先后诛杀北周几个鲜卑酋长及宇文氏贵族,共计杀鲜卑胡族宇文泰子孙25家,鲜卑胡族宇文觉及宇文毓子孙6家,鲜卑胡族宇文邕子孙12家,宇文赟的儿子宇文衍让位后即被杀。宇文赟还有另外两个幼子。为了对胡人鞑子们斩草除根,也被杨坚诛杀。加之其余宇文鲜卑胡族宗室,几乎被大英雄杨坚诛杀无遗,成千上万的鲜卑皇室贵族均于一年内全部被屠杀。北周疆域:
北齐和北周时期的外来鲜卑胡人上层贵族都极端排斥汉人,热衷于鲜卑化与蛮胡化。华夏大汉英雄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停止了公元500年以来历时80年的军界鲜卑胡化和公元535年以来历时46年的政界鲜卑胡化趋势,大力恢复了汉化,光复了中国。杨坚对反叛的鲜卑胡人贵族,诛夷罪退,毫不手软。
大汉英雄杨坚拯救了汉文化。因为春秋、秦代、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烧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杨坚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大隋朝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大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汉文明就不会中断。
大英雄杨坚虽然在登基前陆续宰掉北周鲜卑胡族皇室宇文氏五王,但宇文鲜卑家族的人还有一大帮,他龙椅坐定之后,便将这帮胡族人视为心腹大患,这些人以后肯定要起来叛乱,岂不麻烦!正于此时,大汉英雄虞庆则向他建议,干脆让宇文氏鲜卑胡族人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以根除后患。高颎等英雄也说这是个好办法。
周武帝宇文邕:
大汉英雄虞庆则的建议,正中杨坚下怀,但无知的东郭先生李德林却极力反对,与虞、高等人争得面红耳赤,直曰不可。至于为啥不可,史书未载。李德林之所以要争,无非是杨坚将宇文鲜卑胡族人全部斩尽杀绝,不合人道,让天下人视新朝开国皇帝为暴君。英明的杨坚闻言大怒,厉声斥责李德林:“你是个书生,没资格和我们议论政治大事!”遂下令将北周的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这些鲜卑胡族人一网打尽,全部砍头灭族,共杀了一万多鲜卑胡人贵族。
李德林原是北齐政府官员,与名士颜之推共同管理文林馆,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鲜卑族胡狗宇文邕占领北齐后,把他请到长安,授官内史上士,负责起草诏诰文书,对他十分器重。杨坚为了夺回被鲜卑鞑虏侵占的国土,为了实现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伟业,亟须一批人才为己所用,便派人上门求贤,久受冷落的李德林非常感动,当场表示:“愿以死奉公!”从此竭力为杨坚出谋划策。但却因迂腐无知,错误反对大英雄杨坚对鲜卑胡族人施行种族灭绝政策,后来再加上其它问题,被罢去官职,打发回了乡。
然而事实证明,大汉英雄杨坚的作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明智的,倒是李德林是绝对愚蠢的,跟现在一些伪中华汉奸学者差不多,都是东郭似的养狼为患,给后世带来祸患的人物。所以对于胡族鞑虏,必须除恶务尽。大英雄杨坚屠杀宇文鲜卑胡族丑类时,1万多鲜卑胡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被绳捆索绑,全部被砍杀。然后杨坚又对残余鲜卑胡族人进行屠杀,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光复中华的华夏汉人大英雄杨坚大帝,怀抱兴复之志,艰苦卓绝,终于诛灭了鲜卑鞑胡宇文丑虏,恢复了中华正朔,恢复了华夏汉室,居功至伟,名垂史册。
站在长安城边,杨坚这位伟大的大汉民族英雄,看到南朝来的衣冠车马时,潸然泪下,曾言道,终乃复见汉官威仪!
相关参考
冉闵简介:冉闵,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
冉闵简介:冉闵,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
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华夏族与汉族没有区别,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汉朝多
在《杀胡令》中,冉闵写道:“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网络配
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华夏族与汉族没有区别,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汉朝多
华夏民族的形成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其特点如下:一、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汉族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曙光时期,即从新时期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在黄河中游
2600年前,华夏曾遭大规模入侵,若无三位英雄,中华文明或已灭亡
在数千年前,在华夏先民的视野之外,一场军事、生产革命正在发生。一个全新的生产形式——游牧经济正在中亚草原悄然兴起。这些骑着战马,挥舞着青铜刀刃的游牧民,像蝗虫一般扫清了周边半农半牧的民族。在这些游牧民
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华夏族与汉族没有区别,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汉朝多
俗话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同一个民族华夏族,这也是后来真正的汉族血统。当时华夏族生活的半径非常小,大概以黄河流域中游的地区为主。后来华夏族和其他民族不断交融,在历朝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