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曲水流觞兰亭下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曲水流觞兰亭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曲水流觞兰亭下
古人有春天3月3日到河边水旁祭祀以消灾除祸的习俗。这种祭祀活动,叫做禊。因为是在水边,又叫禊川、禊池或禊潭。举行这种祭礼活动则叫做修禊。
公元353年暮春的3月3日这一天,王羲之、谢安、孙绰、徐丰元等41人,几乎汇集了东晋王朝所有的著名文人骚客,来到山阴 (浙江绍兴) 兰溪水旁的兰亭,进行修禊。这批文人雅士,可不同于凡夫俗子,他们会要活动出他们的特色来。
东晋时代,上承曹魏西晋,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年命短促,人间多难,现实引起了学者们对于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等一系列哲理的思考,抚古虑今,他们想起了西周初年,周公旦建洛邑。邑成,引黄河水传杯畅饮,羽觞随波之典,于是至兰溪水旁流觞饮酒,吟诗咏怀,赋不出者罚酒三大杯。王羲之年最长,打头,羲之出口曰: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倾吐了热爱生活,向往自然之心。谢安应声曰:“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歌颂了友情,歌颂了自然。孙绰也应声而就: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更赞叹游刃于诗骚之间的乐趣。共得诗37首。几位诗兴不旺未吟出者,只得 “罚酒各三巨觥”。这真是难得的一代文人雅会,历史上传为佳话。王羲之迅笔为这次诗集写了一篇序言,称为 《兰亭集序》,序文和后人摹写的行书法帖,流传至今,成为珍品。
相关参考
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文及解释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最受人推崇的帖子是《兰亭集序》。 兰亭,是会稽山阴的一处古老名胜;那里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左右有弯弯的曲水,自古游人颇多。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正值"楔节"这天,王羲之邀
兰亭集序原文作者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摆布,引认为流觞(
兰亭集序原文作者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摆布,引认为流觞(
提起王羲之就不得不提到《兰亭序》。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四十二人雅集,作“流觞曲水”之戏,二十六人作诗。王羲之被众人首推作序,当时王羲之有点微醉。《兰亭序》手稿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
提起王羲之就不得不提到《兰亭序》。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四十二人雅集,作“流觞曲水”之戏,二十六人作诗。王羲之被众人首推作序,当时王羲之有点微醉。《兰亭序》手稿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
曲水亭街的历史文化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东流是为曲水河。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东流是为曲水河。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
曲水亭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这便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泉城风韵的地方。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荟萃之处,文人们在此下棋、聊天、品茶。古代文人每年农历三月三相邀聚
有四个各具特色的景区:西园以建筑为主,楼堂华美,庭院幽静;中园以山水见长,山峰耸立,池水清澈;东园以野趣闻名,土地平旷,花木繁茂;书艺苑以古雅获誉,石鼓立地,碑刻满廊。曲水园内约有200多株牡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