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孝文帝改革官制

Posted 孝文帝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孝文帝改革官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孝文帝改革官制

魏初,其官制保留着部落、部落联盟时期的质朴性,各部门奔走在外的使者,称作 “凫鸭”,取飞翔迅疾义。侦察观察的官,称作 “白鹭”,取伸长脖子往远看之义,等等。官员也没有薪俸,打完一仗,就把俘获的妇女、珍宝、财物、马牛羊等按功劳大小分赏给各位官员。如果隔一段时间不打仗,就把积蓄的珍宝财物、马牛羊分赏给各位官员。

到孝文帝时期,北魏已攻占黄河以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很大一部分地区,国家事务由战争逐渐转向生产和管理民政,职官再那么简单化已不适应,薪俸也没有实物可分,而且,官僚没有薪俸,便公开侵占民财,贪污受贿,鱼肉乡里,使吏治极为混乱黑暗。加上各地不断发生自然灾害,有的地区甚至人吃人。政治经济危机威胁到北魏政权存亡。孝文帝、冯太后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官制改革。北魏依魏晋旧制,中央设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文武官吏,地方则州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县令。于基层,采取给事中李冲建议,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一人,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一人,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一人,皆由乡中强悍谨慎的人担任。薪俸则依照古代百官之禄,依品第高下分若干等颁发。同时又下诏令,执行新的俸禄制后,如再贪赃枉法,赃值满一匹,处以死刑。

爵位方面,原来镇将、刺史具有王公子男爵位者,如果没有政绩,取消爵位,有政绩者,爵位也不得世袭。又规定,非太祖拓跋珪子孙不得封王,已封者,王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开国食邑者,王食封邑之半,公三分之一,侯伯四分之一,子男五分之一。至此,北魏政权已走向封建化。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隋初改制

隋朝初年,以隋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巩固统一和强化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措施,其中重要的有:改革官制。隋文帝登上帝位,即在中央机构中废除了北周的“六官”,设置了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措施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措施:490年北魏孝文帝主政。一、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二、实行均田制,分给农民土地,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三、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加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北魏孝文帝是隋唐时期伟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叫做孝文汉化,指的是在五代十国中间孝文帝所推行的政治上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方

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期的措施:1、政治上:(1)整顿吏治: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政绩好坏觉定,不固定年限;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并加大反贪污力度,树立御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什么时间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为了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孝文帝改革共分为两个阶段了执行。前期主要由冯太后主持改革,改革时间为公元471年至公元490年。孝文帝五岁时候登基为皇帝,朝政大权都由冯太后主管。在冯太后的主持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孝文帝颁布了均田制,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获得稳定赋税。太和改制的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推行汉化:胡汉通婚,孝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后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长远方向来说,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改了什么姓氏?

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改了什么姓氏?拔列氏改为梁氏;叱罗氏改为罗氏;贺葛氏改为葛氏;是贲氏改为封氏;可地延氏改为延氏;阿鹿桓氏改为鹿氏;他骆拔氏改为骆氏;薄奚氏改为薄氏;乌丸氏改为桓氏;素和氏改为和氏;胡古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解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

解析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算是一种汉化运动吗?

北魏孝文帝是隋唐时期伟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叫做孝文汉化,指的是在五代十国中间孝文帝所推行的政治上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