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药典药王享盛名

Posted

篇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药典药王享盛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药典药王享盛名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学有了新的发展。唐太宗时,兴办了分科比较细的医校,比西方的同类医学院要早200年。唐高宗时,官府组织人编写了 《新修本草》,共54卷,收录药物844种。659年,书成,公开颁布。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刊行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药典早八百多年。

隋唐时的医学界人才辈出,最杰出的是唐初医学家孙思邈(约581—682)。他是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自幼勤奋学习,因病特别爱好钻研医术。他不仅在医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曾征召他作官,他都拒绝了,而把毕生精力投入了医学研究工作。孙思邈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资料,于652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后来为了补充这部书的不足,又写成了《千金翼方》三十卷。人们通常把这两部著作简称为《千金方》,这是他一生辛勤钻研的结晶。书中记载了5300多个药方和800多种药物,并对其中200多种常用药物的采集和炮制一一作了说明;论述了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妇科病和小儿护理论述尤为详细;提出了妇女病、小儿病当另立一科以及脏病、腑病当分类的主张,具有新的系统性。孙思邈注重实践,关心百姓疾苦,对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博得了人民的崇敬,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居住过和采集过药物的五台山,被称为“药王山”,民众在此立祠来永远纪念他。大约在唐中叶,吐蕃的著名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广集民间医疗经验,并吸取汉族医学著作的内容,主编了《四部医典》一书。这部藏族医学的重要著作,曾流传到蒙古,对藏医和蒙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药王孙思邈简介 火药真的是孙思邈发明的吗

  孙思邈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被世人称之为“药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还将多年来医疗记录整理成书写出了《千金要方》。可以说孙思邈这一生救人无数,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孙思邈有

吏治才能出众而享盛名

  马齐(1659-1739),隶满洲镶黄旗。康熙朝名臣米思翰的次子。康熙八年(1669)授工部员外郎,后转到户部任职。康熙十一年,他又兼任本旗新设佐领。康熙二十一年擢升为工部郎中后。他被派往安徽任税

改变世界的人 摩西简介,摩西的故事

最享盛名时期约前十三世纪也许历史上没有谁象伟大的犹太先知摩西那样广泛地受人爱戴,而且他的名气和尊敬他的人的数目世世代代以来在不断地增长。摩西最享盛名时期很可能是公元前十三世纪,因为普遍认为《出埃及记》

“中国第一药典”《本草纲目》,为何直到李时珍去世才得以刊印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是我国明代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去世后被封为“文林郎”,被后世尊称为“药圣”。李时珍从医之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医药方面的研究,著述颇多,其中最为著名

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

中国古代既有医王,也有药王,但清以后常把医王和药王混淆起来,使人误以为伏羲、神农、黄帝也是药王。实际上,他们是医王,在古代医药神中的地位比药王高。“医王”和“药王”所指历史人物各不同在中国人心目中,健

曾经被称为药王的是哪位名医,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被誉为药王的有孙思邈、华陀、扁鹊、邳彤、唐代三韦等。1、孙思邈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

京剧的“合流”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

人物志 孙思邈为什么被称为药王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精通老子、庄子及其他诸家之学,兼好佛学。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征召他为官,均被拒绝。毕生致力于医药学的研究,民间尊称为“药王”。著有《备急千金方》和

历史人物 “药王”孙思邈医学成就及人物评价

孙思邈(541年-682年),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著作《千金要方》。医术成就>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在中医学上

历史人物 一代千古药王孙思邈的传奇神话故事

  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唐朝,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人物。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之“千古药王”,旷世千古,上下五千年,无人与之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