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

Posted 药王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

中国古代既有医王,也有药王,但清以后常把医王和药王混淆起来,使人误以为伏羲、神农、黄帝也是药王。实际上,他们是医王,在古代医药神中的地位比药王高。

“医王”和“药王”所指历史人物各不同

在中国人心目中,健康长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最早提出“五福”的古老经典《尚书》,就把“寿”和“康宁”摆在重要位置。因此,保健康、保长寿的医药之神,一直都是人们供奉和崇拜的偶像。

医药之神其实都是人,民间更喜欢称他们为“医王”或“药王”。很多人以为,医王和药王没什么区别,医王就是药王。其实,这两个名称虽然含义上没多大区别,但所指的人却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上,被奉为医王的只有三个人,即伏羲、神农和黄帝。而很多名医都被奉为药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的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

此外,道教还奉铁拐李为药王,佛教奉星宿光为药王菩萨,奉电光明为药上菩萨。

三皇被尊“医王” 民间祭祀隆重

医学界通常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因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即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伟大首领。他们被奉为医王,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医学界认为他们是我国医药文化的开创者,伏羲画卦而分阴阳,是《易经》的原创人;神农尝百草,辨药性;黄帝召集臣下,探讨各种养生医药问题。古人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并视之为可以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医宝典。如唐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原序》中说:“夫释缚脱艰,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所谓“三圣道”,就是指三皇遗文。

作为先医的三皇,自古即被医家奉为至高无上的医王,其地位高于后世所出现的药王。他们很早就已被神化,从元代开始,从官方到民间均祭祀三皇。据《文献通考·群庙》记载,元成宗贞元初(公元1295年),朝廷下诏命各地通祀三皇,由当时的名医主祭,其礼仪如祭祀孔庙,非常隆重。虽然明洪武年间曾一度停止,但至永乐年间又重建三皇庙,“十医从祀,以医官主之,以为万世医药之祖,遂与历代帝王并祀不废矣”。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又在紫禁城内建圣济殿,专门供奉先医之神(即三皇),岁时致祭。

清顺治元年,朝廷重新制定祭祀先医之神之礼。清初,称三皇庙为医王庙,后又称为药王庙,遂将医王和药王混淆。《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畿辅通志》称:“顺天府药王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来名医侍。”又称药王庙在天坛北面,庙内塑三皇像,下首左为孙思邈,右为韦慈藏,侧立十名医,包括三皇时的岐伯、雷公,春秋战国的扁鹊,汉代的淳于意、张仲景,三国魏的华佗,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等。可见扁鹊、孙思邈、韦慈藏等人虽有药王之称,其地位均不及三皇。但近代以来三皇庙多被拆毁,导致人们只知药王,不知医王。

药王庙会在明清前已成药材集市

相关参考

民间祈福 古代医药神仙有排名

中国古代既有医王,也有药王,但清以后常把医王和药王混淆起来,使人误以为伏羲、神农、黄帝也是药王。实际上,他们是医王,在古代医药神中的地位比药王高。“医王”和“药王”所指历史人物各不同在中国人心目中,健

人物志 孙思邈为什么被称为药王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精通老子、庄子及其他诸家之学,兼好佛学。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征召他为官,均被拒绝。毕生致力于医药学的研究,民间尊称为“药王”。著有《备急千金方》和

曾经被称为药王的是哪位名医,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被誉为药王的有孙思邈、华陀、扁鹊、邳彤、唐代三韦等。1、孙思邈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

历史人物 “药王”孙思邈医学成就及人物评价

孙思邈(541年-682年),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著作《千金要方》。医术成就>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在中医学上

历史百科 药典药王享盛名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学有了新的发展。唐太宗时,兴办了分科比较细的医校,比西方的同类医学院要早200年。唐高宗时,官府组织人编写了《新修本草》,共54卷,收录药物844种。659年,书成,公开颁布。这是世

历史人物 一代千古药王孙思邈的传奇神话故事

  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唐朝,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人物。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之“千古药王”,旷世千古,上下五千年,无人与之媲

历史人物 一代千古药王孙思邈的传奇神话故事

  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唐朝,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人物。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之“千古药王”,旷世千古,上下五千年,无人与之媲

药王孙思邈简介 火药真的是孙思邈发明的吗?

  孙思邈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被世人称之为“药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还将多年来医疗记录整理成书写出了《千金要方》。可以说孙思邈这一生救人无数,但是

竟被武媚娘偷吃? 药王给李世民留下稀世灵药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氏,即现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自小聪明好学,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谈老庄,悟玄妙。北周宣帝宇文赟昏庸残暴,孙思邈便隐于太白山中,炼气养形,精究医药。这天,孙思貌外出,突然看见一

药王给李世民留下稀世灵药 竟被武媚娘偷吃?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氏,即现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自小聪明好学,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谈老庄,悟玄妙。北周宣帝宇文贇昏庸残暴,孙思邈便隐于太白山中,炼气养形,精究医药。这天,孙思貌外出,突然看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