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条约 伯力会议议定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Posted 政府

篇首语: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条约 伯力会议议定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条约 伯力会议议定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29.12.22 伯力

下列签署人经各本国政府正式授权,同意以下各项:

一、苏联政府所提之先决条件第一项,双方认为与本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苏联代理外长立脱维诺夫①之电报,及十二月三日在双城子签定之纪录相符,并系按照中俄、奉俄协定恢复冲突以前之状态。所有双方合办东路时之争议问题,均应于最近之中苏会议解决之。根据以上所述,即应实行以下各办法, (甲)按照已往协定,恢复理事会之任务,苏联理事即行复职。以后中国理事长及苏联副理事长,须根据奉俄协定,第一条第六项,会同办理事务。 (乙)恢复原有各处苏联及中国处长之分配,并恢复苏联正、副处长之职权。如苏联提出另换苏联正、副处长时,行须即予同意。 (丙)七月十日以后,理事会及路局所发命令,如不得合法之理事会及路局之分别同意追认,认为无效。

二、所有苏联侨民,于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以后及因双方冲突而逮捕者,不得分类,均应一律立即释放,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因搜查哈尔滨苏联领馆所逮捕之苏联侨民,亦均在内。苏联政府亦即将所有与冲突有关逮之华人及中国俘虏官兵,一律释放。

三、 (甲)一九二九年七月十日起,所有免职或自动辞职之东路苏联职工,应准其有权立即回复原职,并向东路领取应得之款项。 (乙)如有上项职工,不愿恢复原职者,应即付给应领之薪工及恤金等款。 (丙)将来遇有缺出,应由合法之理事会及路局分别任补,所有冲突以来任用之前俄人民,而非苏联籍者,均立即免职。

四、中国官宪对于白党队伍,即解除其武装,并将其首领及煽惑之人,驱逐东省境域以外。

五、中、苏国交全部恢复问题,于中苏会议前作为悬案,双方认为可能并必要先行恢复苏联在东三省之领馆,及中国在苏联远东各省之领馆。因苏联政府于本年五月三十一日有以下声明:“因中国官宪之一切举动,证明不愿并不尊重国际法规及惯例,所以苏联政府以后认为对于中国驻莫斯科代表及各处领馆之待遇,亦不受国际法规之拘束,并不承认国际法赋予该代表及领事等之治外法权。”现因双方愿按照国际法及惯例之原则恢复领馆,奉天省政府声明于其管辖区域内,保障苏联领馆之不可侵犯权并一切国际法及惯例所赋予之特别权利,自然不以强力破坏此种不可侵犯权及特别权利。苏联政府撤销其五月三十一日冲突以后对于中国领馆之特别待遇办法,并予按照本条第一节规定,所恢复驻苏联远东境内之中国领馆,以国际法及惯例所赋予之不可侵犯权及一切权利。

六、于恢复领馆时,对于苏联冲突前在东三省境内之营业机关,亦予恢复。中国,苏联境内之商业机关,因东路冲突而停业者,亦即恢复。中、苏通商之全部问题,应由中、苏会议解决之。

七、关于切实保障协定之履行及双方利益问题,应由中、苏会议解决之。

八、中、苏会议定一九三零年一月二十五日在莫斯科举行。

九、立即恢复中、苏国境之和平状态,双方随即撤兵。

十、本纪录自签字日起即发生效力。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订于伯力

中华民国代表蔡运升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代表西曼诺夫斯基

【注】

①立脱维诺夫,即李维诺夫。苏联外交官。

【简释】

反苏外交是南京政府建立初期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过程中,都大肆屠杀、逮捕、驱逐援华的苏联顾问以及苏联来华的工作人员,举行反苏反共政策,破坏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12月14日南京政府发布撤销苏俄领事馆及商业机关令,关闭了所有在南京政府控制之内的苏联驻华外交机关和商业机关。与此同时,在“南北妥协、共同反赤”的呼声中,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派人搜查了苏俄公使馆,并逮捕、杀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等。1928年6月张作霖在败退败奉天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是年底,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少帅张学良实行东北易帜归附南京政府,中国名义上走向统一。东北易帜后,南京政府极力挑唆张学良反苏,而当时苏联在中国的主要权益即在东北的中东铁路及其附近地区。根据1924年5月31日苏联政府与北京政府签订的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以及1924年9月20日苏联政府与中华民国东三省自治政府达成的协定规定,中东铁路为中苏双方共管。

1929年春,中东路督办兼理事长吕荣寰向苏方中东路负责人提出路权平均分配一事,没有得到圆满答复。5月27日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景惠以第三国际在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开会为名,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领事馆,没收一部分文件,并逮捕39人。5月31日苏联外交部向南京政府驻苏代办夏维松提出严重抗议,要求发还被搜之公文及财物,释放被捕人员。后又向南京政府及东北当局提出多次抗议。7月7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介石、阎锡山商谈,蒋介石力促张学良收回中东路。7月10日吕荣寰奉令解除中东路苏方负责人,铁路局苏方正副局长,并逮捕、遣送大批苏方人员,查封苏联远东贸易局、煤油局、船商局、商业联合会等,武力接管中东路所有机关,这就是中东路事件。7月13日苏联外交部向南京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关于中东路一切断然命令,释放被捕俄人。18日两国断绝外交关系。在此期间,苏联驻哈领事与东北当局谋求和平解决,几经谈判,毫无结果。8月中苏边境开始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张学良调集军队开往中苏边境,苏联组织苏联红军远东集团军,由布留赫尔(即加伦)任司令员。10月月大规模军事冲突在中苏边境展开,苏军先后占领同江、密山等地,并在满洲里、扎兰诺尔重创东北军。在军事失败的情况下,张学良要求与苏联谈判,解决中东路问题,并派出交涉员蔡运升等人与苏方接洽,几经磋商,于1929年12月22日由蔡运升与苏方代表西曼诺夫斯基签订《伯力会议议定书》,重新恢复中东路中苏共管的状态。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日满议定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注】①武藤信义(1868—1933)日本大正时晋升陆军大将,曾任参谋本部次长、教育总监、军事参议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率日军占领过苏联的西伯利亚。满洲国时以大将资格来到中国东北,身兼三职——关东军

世界条约 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及有关中国之现有成约议决案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22.2.1华盛顿参与本会议之各国,以各项事件关于中国之政治暨其他国际义务及有关中国各国之政治暨其他国际义务嗣后应完全宣布,视为必要,因此议定如左:一、中国以外之各国应从速将各该国与中国所订或与任

世界条约 恰克图条约①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728.6.25恰克图雍正六年五月十八日,理藩院尚书图礼善,会同俄官伊立礼②在恰克图议定界约十一条。尚书图礼善会同俄国哈屯汗所差伊立礼,议定两国在尼布朝③所定永坚和好之道。一、自议定之日起,两国各自

世界条约 南京条约①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42.8.29南京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②,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

世界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①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58.6.27天津今大清国大皇帝、大法国大皇帝切愿将所有两国不协之处调处和平,与前立和好、贸易、船只事宜复为申明,谐逾往日,妥为处置,保护懋生,以敦永久。因此议定重立和约章程,俾两国均获裨益,用是

世界条约 中俄伊宁条约①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51.8.6伊犁大清国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参赞大臣;②俄罗斯国使臣;③各遵旨在伊犁地方,公同会议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处通商各章程,开列于后:一、两国议定,通商之后各谕属下人等,安静交易,以敦和好。一、

世界条约 广州湾租界条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99.11.16广州湾第一款因和睦之由,中国国家将广州湾租与法国国家,作为停船趸煤之所,定期九十九年,惟在其租界之内,订明所租情形于中国自主之权无碍。第二款议定在停船趸煤之界,以守卫、备运、兴旺等

世界条约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98.5.7圣彼得堡大清国国家与大俄国国家,愿在俄历九十八年三月十五日北京所定条约增立数款,两国秉权大臣议定如下:第一款按着原约第二条,租与俄国之旅顺口及大连湾、辽东半岛陆地,其北界应从辽东西岸亚

世界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05.12.22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均愿妥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即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日俄两国签定和约内所列共同关涉各项事宜,兹照上开宗旨订立条约。为此,大清国大皇帝陛

世界条约 关于旅顺口之协定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45.8.14莫斯科兹为符合并补充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起见,缔约国双方议定各条如左:第一条为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根据地。第二条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