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反经) 晋明帝司马绍是什么人物?

Posted 皇后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短经(反经) 晋明帝司马绍是什么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短经(反经) 晋明帝司马绍是什么人物?

明帝司马绍是个很有主见和个性的人。比方,在帝王之家,看重的不是什么血缘关系,而是看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往往是亲生的娘亲自己不认得,反而认那些有地位的皇后为亲娘。而明帝却不是这样,他一旦登基,什么也不做,先把自己的亲生母亲恭维一番,为之上尊号为建安郡君,并为之别建宫第。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明帝还把生母荀氏接到皇宫里来了,供奉非常隆厚。

元帝在他登基做了皇帝后,才给太子选聘了颍川鄢陵荀氏中一个年纪比较大却还没有嫁出去的女子庾文君为妃子。太子妃与太子的婚事大概在公元318年才办妥。这时太子司马绍已经年满20岁,是个老小伙了,而太子妃比太子年纪差不多大了3岁——这样大的年纪还没有出嫁,在当时可是少有的事情,一般而言,那时的女孩都在十五六岁左右便出嫁为人妻了。当然,对于明帝的这位庾文君皇后来说,也许她不做皇后还真的会快乐很多。

首先是嫁给太子后,太子并不怎么喜欢这位名门闺秀。两个人同床共寝的日子很少,直到成亲将近四年庾文君才给明帝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成帝司马衍。

其次是明帝即位后,迟迟不愿册封庾文君为皇后。这事拖了大半年,还是很多大臣联名进谏才不得已为之的。

第三则是因为当了皇太后,结果年纪轻轻就被叛乱的苏峻、祖约给逼死了。死的时候她才32岁。

我们现在来看看明帝册封庾文君为皇后的诏书是如何写的吧:

妃庾氏昔承明命,作嫔东宫,虔恭中馈,思媚轨则。履信思顺,以成肃雍之道;正位闺房,以著协德之美。朕夙罹不造,茕茕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佥以崇嫡明统,载在典谟,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夫坤德尚柔,妇道承姑,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鉴于六列,考之篇籍,祸福无门,盛衰由人,虽休勿休。其敬之哉,可不慎欤!

明帝的这道诏书里有几句话的用词值得注意,很有些春秋笔法,如“思媚轨则”、“履信思顺”等等。在这样典雅堂皇的册封诏书中明帝干吗要说“思顺”、“思媚”呀?原因之一就是这位皇后有些母老虎气势,又一点也不温柔妩媚,这让明帝很不好受,所以在这样重要的传世文告中,还偏偏要把皇后的丑事给揭露一番。

明帝接着说,我今天虽然册封你为皇后了,但你不要再给我犯事,不要再像母老虎那样吓人了。好好给我遵守妇道,带好儿子,为天下做女人的表率。如若不然,那可是祸福无门的呀,别看你家兄弟在朝为官,那可是跟我办事的,我哪天生气不让他们干了,他们还不得滚蛋么?我叫你们家兴盛也可,让你们家破败也可,别说我歹话没有事先给讲清楚呀!你们一家子都跟我小心在意了!

不过明帝的这道诏书也太过张扬了一点,这让庾氏家族乃至整个后党都很没有面子。结果明帝两年之后,也正是其年轻力壮之际便一病不起了,整个大权一下便落到皇后的庾氏家族手中去了。老资格的丞相王导也因为生气,居然装病不去朝会。

明帝不喜欢皇后的理由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在宫中藏了一位绝色女子,这位绝色美女就是绿珠的弟子宋袆。

宋袆能歌善舞,其特长是吹笛,一时冠绝群士,国中吹笛者无有能出其右者。加之宋袆曾经侍奉过大将军王敦,因此年轻的宋袆懂得做女人要温柔体贴,而且床第之间也要颇为用心经营。那高门大族出身的庾文君在侍奉男人方面哪里是宋袆的敌手?加之两人年纪相差不多,宋袆又是当时国色,又体贴,又温柔,又能歌善舞,善解人意,两人一较量,更是高下分明。不过,宋袆懂得用卑贱来抵御太子妃的盛气凌人,因此太子妃庾文君越是大闹,太子便越是向着宋袆这位绝色而柔弱的女子。男人保护弱者的勇气和激情便油然而生了。

晋明帝的死是一件疑案。本来明帝有鲜卑人血统,属于有混血优势的,而且,公元324年六月大将军王敦将反未反之际,明帝居然一个人骑着自己的宝马去王敦营盘窥探军情,这种胆识和体魄不应该说一年之后就会一病不起的。从史书的记载中,当时并无瘟疫,明帝此前也没有什么别的疾患。为何短短的时间内便会因病驾崩呢?当时明帝才27岁,而且是文武兼修的强壮身体呀!

明帝得病期间,朝廷发生了一件阴谋,具体的事情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在《晋书·外戚传》里约略提及,原因是什么也没有说。明帝得病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一得病他便自知将死,这明显是一种中毒的迹象。明帝在得病后第五天的遗诏中说:“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这样明帝不仅不让人们追究宫廷中阴谋的主事者,而且连已经现形的主犯之一都放过了。试想,如果没有人主使的话,明帝两个最宠信的人怎么会背叛他呀?

南顿王司马宗事后被杀,所犯的罪行只有一个,那便是谋反。问题是背后的主使者是谁?

因为,南顿王司马宗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实在是轮不到由他来继位做皇帝的,那么,真正的凶手就只有可能是皇后庾文君了。

一个简单的推测是:皇后庾文君因为嫉妒和怨恨暗中让人下毒杀了老公晋明帝司马绍。穷究其因,已无法考证了。

相关参考

长短经(反经) 《反经·品目第三》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夫天下重器①,王者大统②,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格:法。不

长短经(反经) 《反经·量才第四》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量才第四【原文】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

长短经(反经) 《反经·大体第一》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大体第一【原文】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长短经(反经) 《反经·论士第七》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论士第七【原文】臣闻黄石公曰:“昔太平之时,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罚,德同无以相加,乃揽英雄之心。故曰:得人则兴,失士则崩。”何以明之?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往而

长短经(反经) 《反经·知人第五》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知人第五【原文】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①,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狙,音自舒反,慢也。愚

长短经(反经) 《反经·任长第二》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弘略而高远,历纤理微则宕往而疏越。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绍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样的人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绍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样的人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