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西周分封制最主要的特点与目的

Posted 诸侯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西周分封制最主要的特点与目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西周分封制最主要的特点与目的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措施。商朝已开始分封诸侯,有侯、伯等称号。周灭商和周公东征以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采取分区统治的方法,大规模分封,把封地连同居民赏赐给王室子弟和功臣作为王室的屏藩,“以藩屏周”。《荀子·儒效篇》说:“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同姓的诸侯,都是文王、武王、周公的后裔,多是在周公摄政时分封的。异姓诸侯多是周族的亲戚和一些功臣,还有一些归附周朝的小国首领。在广大新征服土地上的大、小封国,既是一个个统治种族奴隶的政治中心,又是保卫周王朝的大小据点。武王把东方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代宗邑,分封给旧殷贵族反对商纣比较激烈的微子启,为宋国。康叔是武王和周公最小的弟弟,封于殷墟,建立了卫国。姜太公是三朝元老,封在山东北部建立了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诸侯,齐国有征伐的特权。周公的儿子伯禽封在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召公的大儿子在燕地主持国政,为第一代燕侯。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其目的主要作王室的助手,以监视征服地的各族人民。诸侯对周天子要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税、朝见述职等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这就是分封制。

相关参考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

历史经验 西周井田制的特点、影响、作用

井田制是商朝和西周的土地制度。商周时,商王和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诗经·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王把土地和奴隶分赐给诸侯和百官。诸侯和百官可以世代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

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

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题

1.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复习资料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

高考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1.高一必修1历史背诵提纲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

历史经验 周公东征的目的是什么?

周公东征是西周初年平定武庚叛乱的一次军事行动。周公是周初政治家,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四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周公。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了控制新征服地区,把纣王的儿子武庚仍封在殷墟,管理

西周周初,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哪几个

西周初年,为了维护和巩固它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武王和周公先后两次分封。受封的诸侯有三种人:一为周王的同姓亲族;二是开国功臣;三为先代贵族.《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分封制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

相隔数百年,都是实行分封制,西周与西汉有什么不同之处

漫漫中国历史,实行分封制的朝代不止一个,综合对比之下,西周分封制与西汉分封制有相似之处,然而,相似不等于相同,两者又有所区别。可以说,两个朝代的分封制相似三分,不同七分,都为王朝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