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其背后有什么谋略思考?

Posted 陛下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其背后有什么谋略思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张良为什么要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其背后有什么谋略思考?

张良谏阻复六国

汉三年①,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②。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③。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④。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⑤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⑥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殿,表商容⑦之闾,释箕子⑧之拘,封比干⑨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⑩之粟,散鹿台(11)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12),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徙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13)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脯,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

①汉三年:公元前204年。②“与郦”句:郦食其(lìyìjī),高阳(今河南杞县)人,跟从刘邦,以游说立功,后被齐王田广烹杀。桡,通“挠”,削弱。③杞:今河南杞县。④宋:约今河南商丘。⑤乡:通“向”。⑥子房:张良字子房。古人称字以示尊敬。⑦商容:商纣王时大夫,进谏被贬。⑧箕子:名胥余,纣的堂叔,任大师,进谏无效,为免祸佯狂,但仍被纣囚禁。⑨比干:纣的叔父,任少师,因屡次劝谏而被剖心。⑩钜桥:纣的粮仓,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11)鹿台:又称南单台,是纣储存财物的地方,在今河南淇县。(12)“放牛”句:桃林,今河南灵宝县西。阴,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13)反:通“返”。

【译文】

汉三年,项羽紧紧地将汉王(指刘邦)包围在荥阳,汉王极度恐惧忧虑,和郦食其商议如何削弱楚国的力量。郦食其说:“以前商汤讨伐夏桀,封夏的后人于杞。武王讨伐商纣,封商的后人于宋。现在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各国,诛灭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安身之地。陛下如果真能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让他们都接受印玺,那么,六国的君臣百姓必定都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向往陛下的威望而敬慕陛下的德义,甘愿为臣仆。德行恩义既已推行,陛下再南面称霸,楚王一定会恭敬地整敛衣襟来朝见你。”汉王说:“很好。马上刻印,先生好把印玺带上起程。”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拜见。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你过来!有位客人为我谋划了削弱楚国力量的方法。”就将郦生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良,问:“子房你看来如何?”张良说:“谁为陛下出的这个计策?陛下的大事坏了。”汉王问:“为什么?”张良回答说:“请让我借大王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算一算这条计谋的失误之处。”张良接着说:“以前商汤伐灭夏桀,却封夏的后代于杞,是估计到能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其计不可取的第一点理由”。“周武王伐灭商纣,而封商的后代于宋,是估计到能取纣的头颅。现在陛下能取到项籍的头颅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其计不可取的第二点理由。武王攻入商都后,旌表商容的里门,释放被囚的箕子,在比干墓上培土致敬。现在陛下能在圣人墓上培土,在贤士门前旌表,在智者门前致敬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三个理由。武王发放钜桥的储粮,散去鹿台的钱财,以之赐给贫穷的百姓。现在陛下能散发府库的钱粮赐给贫穷百姓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四个理由。武王在灭商的战争结束后,将战车改为平时乘用的车,倒放兵器并蒙上虎皮,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现在陛下能偃息武事施行文治,不再用兵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五个理由。武王放马于华山南麓,表示马匹不再用于战场。现在陛下能放养骏马不用于战场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六个理由。武王放牛于桃林山北麓,表示不再需要牛来运输粮草。现在陛下能放牛而不再运输粮草吗?”汉王答道:“不能。”“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七个理由。况且如今天下游士告别他们的亲人,舍弃祖先的坟墓,离开故交旧友,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只是常常希望有尺土寸地的封赐。如果现在复立六国,册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为王,那末天下游士各自回国奉事他们的君王,跟从他们的亲人,返回故乡去供奉祖先的坟墓,重新结交旧时的朋友,那么陛下依靠谁来夺取天下呢?这是此计不可行的第八个理由。而且现在没有比楚国更强大的,六国复立的君主又会因国势削弱而顺从它,陛下又怎能控制大局,使他们俯首称臣?如果真采纳那位客人的计谋的话,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停止进食,吐出口中肉脯,骂道:“这儒生小子,几乎败坏了老子的大事!”下令赶快销毁印玺。


相关参考

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结交名人谋士,在秦朝统治时期他和刘邦身边着名的谋士张良颇有交情!后来项伯因为帮人打抱不平,错手杀了人,不得已就和张良等人躲到了邳国。没多久项梁正式起兵反抗秦朝暴政,项伯这才结束被秦朝通缉逃亡的生涯,一...

明修栈道 揭秘张良献计火烧栈道

...蜀地,又封了三员秦将在秦地为王,意图阻止刘邦出蜀。张良找项伯做工作,又把汉中之地加封给刘邦。这年正月,刘邦带兵入蜀,鸿门宴后,项羽入关中,杀秦王子婴,烧掉了阿房宫。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王,听...

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项伯又名项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虽然出身楚国贵族世家,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颇有江湖侠士的气概,喜欢到处结交名人谋士,在秦朝统治时期他和刘邦身边着名的谋士张良颇有交情!后来项伯因为帮人打抱不平,错手

刘邦为什么要杀张良,刘邦最后为什么要杀张良

刘邦最后为什么要杀张良?刘邦并没有杀张良,张良是在前186年(汉高后二年)病逝,谥号文成侯。其原因有三:一是张良善忍;二是张良对刘邦忠心;三是张良懂得功成身退。1、第一个方面张良不但善谋,而且善忍。老

鸿门宴上项庄为何要舞剑?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营不过四十里地。项羽哪里知道,他的另一个叔父项伯跟张良有生死之交,连夜骑着快马跑到刘邦营里想救出张良。张良

谋略思考 如何把握事物的关键,客观规律有哪些

公众号最近分享的几篇文章,都讲到关于谋略的谋划,要重视考察客观规律,要依客观规律去做事,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失败。今天,我特点写一篇关于为什么要遵照客观规律行事的思考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加深大家的

汉朝历史 刘邦不杀张良的原因

汉太祖高皇帝登基以后,对手下的谋臣功臣们来了一次大清洗,包括、彭越、英布等都被砍了头,可是有一个人不一样,他就是张良,这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张良是怎么死的张良是被刘邦害死的吗

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议论一位古时候的名人名叫张良,张良是一位非常了不的,在历史上,张良的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历史上的张良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张良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是被

陈平献上的谋略并不比张良差,为何论能力大家只认张良

刘邦能够从一个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皇帝,靠的是他手下的那些精兵良将,还有善于谋略的能人。如果没有张良、陈平等人帮助的话,可能刘邦早就玩完了。不过,他就是那么幸运,每当陷入停滞之时,上天就会派给他一个排忧

政治谋略 张良全身远害——假托神道,明哲保身

张良全身远害——假托神道,明哲保身“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在秦统一天下后,为报亡国之恨,曾雇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刺杀秦始皇,事败后逃亡下邳。后归附沛公刘邦,为刘邦打败项羽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