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Posted 刘邦 项羽 鸿门宴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2、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上项伯如何救了刘邦

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项伯又名项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虽然出身楚国贵族世家,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颇有江湖侠士的气概,喜欢到处结交名人谋士,在秦朝统治时期他和刘邦身边着名的谋士张良颇有交情!后来项伯因为帮人打抱不平,错手杀了人,不得已就和张良等人躲到了邳国。没多久项梁正式起兵反抗秦朝暴政,项伯这才结束被秦朝通缉逃亡的生涯,一起加入了项梁的起义队伍当中!

没多久项梁就拥立了熊心为楚怀王继而挥军北上,而项伯也在此时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尹。之后就正式开始追随项羽参加了援救赵国、巨鹿之战、进军函谷关等多次重要的战役!那么既然项伯对自家兄弟子侄的霸业如此鼎力相助,那为何会在项羽本来意图诛杀刘邦的鸿门宴之上发生叛变呢?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三世子婴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而当时更有楚怀王与诸侯的“谁先攻入咸阳就可以封作关中王”,刘邦身边的谋士都建议他派兵把守函谷关,自行领兵先抢占咸阳。同年的十一月间,项羽的兵马赶到了函谷关,但是因为刘邦兵马把守,未能及时攻进咸阳城。后来项羽听闻,刘邦已经抢先进入了咸阳城,大发雷霆,当即派兵攻打了函谷关。项羽入关后,刘邦身边的曹无伤派人来密告项羽说刘邦想霸占函谷关,并任命子婴为国相,想把秦国遗留下来的珍宝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

本来对刘邦已经诸多不满的项羽,瞬间雷霆暴怒,立即下令犒赏全军,并准备发动大军讨伐刘邦。此时项伯知道一场血战已经是无可避免,他想起了昔日自己杀人逃亡后,帮助过自己的好友张良。

项伯也知道张良现在就在刘邦身边做谋士,所以他当晚就悄悄的来到了刘邦驻军的霸上找到了张良,简单的将前后缘由匆匆告知,并要求张良和自己逃走避难。可张良却说不愿背弃刘邦,所以马上将项羽的决定告知。刘邦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无法和项羽抗衡,所以他马上就请求项伯为自己从中调和。

刘邦十分聪明的向项伯表明了自己对项羽的忠心,项伯也相信了刘邦的忠诚,所以便答应做他和项羽二人的中间人。回到军营中他就把刘邦对于这次事件的解释和歉意都传达给了项羽。第二天在鸿门宴上,范增不断的要求项羽诛杀刘邦,但是由于他此前已经答应了自己的叔叔项伯愿意听听刘邦的解释,所以无论范增如何暗示,项羽都不为所动。

后来范增还命令项庄到殿上用舞剑的方式来诛杀刘邦,但是几次都被项伯用身体挡住,最后范增还是没能如愿以偿的杀死刘邦!因为有项伯的帮助和调和,刘邦才得以有惊无险的躲过一劫。后来西汉成立后,刘邦还亲自赐项伯“刘”姓,还将其封为射阳候,以表示感谢其当年在鸿门宴上的救命之恩!

刘邦留下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种大气的诗句,开场就是一个开国之君的气魄。可是来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一首《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这完全是《古诗十九首》的调子,晚上睡不着觉,披着衣服起来到处走,那种心里的茫然,完全不像个帝王。他心里有这么多的忧伤、迷惑、茫然。曹氏家族有非常强烈的诗人气质,曹丕内心那种本质上的忧伤和他的父亲非常像。“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因为睡不着觉,在花园中走来走去,时间长了,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去看一看水池的水波,看一看月亮,这大概是三国j以前政治圈里的人不会做的事情。曹丕获得皇帝位置的过程非常凶险,可是他回到家里,就会写这样的诗句,这是很迷人的。

三国政治人物所以有趣,是因为他们都非常复杂,身上有如此爱美的部分,能把自己从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解放出来,恢复其作为一个人的部分。

三国是一个大的美学时代,人们在读曹操、曹操,曹丕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所有的角色都在倒错,而倒错是美学里很重要的部分,帝王不像帝王了,变得如此忧伤。夜晚失眠,起来看大自然,白天沉溺于政治斗争的帝王,忽然在这个时候恢复了人的本性,恢复了对大自然的感情。倒错是种弥补,使人能拥有丰富、完满的人性。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上项伯如何救了刘邦

项伯,名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羽统兵后,他任左尹,为令尹的副职,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

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遂在鸿门发布命令: 次日犒赏士卒,进攻刘邦。刘邦当时驻军霸上,并不知情,在大战即临,霸上将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了跟随刘邦的张良。张良曾有恩于他,两人关系极好。项伯不愿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至霸上,找到张良,告以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去。张良借口说,危难时弃人而逃是不义的,遂将此事告诉了刘邦。

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有恩图报,不辞辛苦,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仁德情怀,这是极为可贵的,但他忽略了两个问题: 一是秦灭后刘邦与项羽已成一对生死对手,自己身为楚军高级将官,当朋友之谊与政治利害相冲突时,究竟应把什么放在首位;二是要让张良离开霸上,可以找出多种借口,未必一定要把实情相告知。当真话有泄露军机之嫌时未必不可以说些善良的谎话。项伯对两个问题显然均未考虑,他把朋友之谊凌驾于政治关系之上,也没有说谎话的准备,因而向政敌之友泄露了自己军中最高机密。张良提出危难时不能弃友自逃,这和项伯要唤走张良的道理是暗合的,项伯也就同意了张良的请求,遂听任军中机密直送政敌刘邦。

刘邦感到自己力量不敌,决定软化双方的对抗,遂把项伯选定为行事的突破口。他对项伯极恭敬地约见、祝酒,结为亲家,又以圆通的理由,诚恳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表明了他对项王的忠诚之心。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双方和解的中介人,不仅给刘邦提出了一个自认不错的主意,而且说服项羽善遇刘邦,为刘邦的到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次日的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暗示项羽,让乘机杀掉刘邦,项羽因在事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为忠诚有功之将,因而对范增的暗示默然不应。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一定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真意,立即拔剑对舞,常用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一直难于下手。在项伯看来,刘邦来鸿门是自己出的主意,因而他实际上是自己请来的客人,对他的性命负责是自己应尽的道义责任;何况自己与刘邦已在昨晚结为亲家,更有一层亲戚关系包含其中。

项伯劝项羽勿杀太公,所言道理虽不清晰、充分,但绝非是出于仁道主义则可以肯定。因为,项羽坑杀活人无数,从未见项伯有劝谏的表示。他自己在九江王英布反叛投汉后,奉命收集九江散兵,也杀尽了英布的妻子儿女。此事出面相劝,一定是他想起了四年前刘邦与他在关中霸上的婚姻之约,既然结为亲家,就有保护亲家翁的义务。项伯勇敢地承担起了保护太公的责任,真实的心境不好说出,只好语焉不详地用大话劝阻,这其实是他政治立场的又一次表露。如果说分封诸侯之前,楚汉对立之势尚不明朗,项伯庇护刘邦的一切行为可以用头脑不清来解释,并加以谅解;那在楚汉战争已近四年的广武对峙之时,仍然暗存庇汉的态度,就难以作出正常的解释。

项羽败亡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地在今江苏省淮安县西南。赐其姓刘,但后来未见刘邦的哪位儿女与其子辈成婚。古人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如《左传 · 僖公二十三年》记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刘邦赐项伯姓刘,不知是赏以同姓之尊,还是要借故取消以前的婚姻之约,因为当年霸上结亲本来就是刘邦临时求助的手段。项伯受封三年后死去,其嗣子项睢因罪未承爵。

司马迁在《汉功臣侯表》中解释项缠(伯)所以封侯的原因时说: “汉王与项羽有郄于鸿门,项伯缠解难,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楚军的左尹高官在汉军打败项羽时“尝有功”,这是耐人寻味的情况,其政治品格已跃然纸上。

相关参考

项伯为何要帮助刘邦?项伯和项羽的关系

  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饭局叫做“鸿门宴”,楚霸王项羽分明有机会除掉刘邦,可是却因为一个项伯而失去了这个机会,导致最后范增气得直接拔出剑,将刘邦刚送给自己的一对珍宝酒杯给打碎,而

历史人物 项伯简介 项伯为何给张良报信 项伯是怎么死的

  是项羽的叔父,因为跟报信说项羽设置了鸿门宴,刘邦将要有去无回。因此,鸿门宴中,刘邦逃出去了,也间接的致使了项羽的灭亡。>  简介>  姓名:>  性别:男>  朝代:秦朝末年,楚汉时期>  出生地

揭秘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务。每当谈到这段旧事时,项伯老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以是云云,是由于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上项伯如何救了刘邦

项伯,名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羽统兵后,他任左尹,为令尹的副职,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遂在鸿门发布命令:次日犒赏

历史人物 项伯和刘邦有亲戚关系,为何转头却在帮刘邦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伯为何帮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秦末汉楚争霸,便不得不提鸿门宴,而鸿门宴中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项伯,正是他给刘邦传递消息,让刘邦逃过一劫,项伯是不是吃里爬外背叛项羽呢?

揭秘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务。每当谈到这段旧事时,项伯老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以是云云,是由于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

历史人物 项伯为何要帮助刘邦

  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饭局叫做“鸿门宴”,楚霸王项羽分明有机会除掉刘邦,可是却因为一个项伯而失去了这个机会,导致最后范增气得直接拔出剑,将刘邦刚送给自己的一对珍宝酒杯给打碎,而大呼:“竖子不得与谋!”

历史人物 项伯为何要帮助刘邦

  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饭局叫做“鸿门宴”,楚霸王项羽分明有机会除掉刘邦,可是却因为一个项伯而失去了这个机会,导致最后范增气得直接拔出剑,将刘邦刚送给自己的一对珍宝酒杯给打碎,而大呼:“竖子不得与谋!”

项伯身为楚国贵族又是项羽的叔叔 他为什么会选择帮助刘邦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伯为何帮刘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单说项伯,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印象,毕竟他在历史上也没做出过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只要是学过《鸿门宴》的同学,都会对项伯有一定的印象,正是项伯出手

鸿门宴中的项伯如何帮刘邦脱困的

项伯与项羽的关系是叔侄的关系,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其实项伯帮刘邦只是一个偶然,他其实是想帮自己的好朋友张良,张良和项伯是生死之交的好朋友,他在险难之中帮助了朋友。也算是有情有义之人,只是情义不能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