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细节制胜:小康熙如何扳倒大鳌拜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细节制胜:小康熙如何扳倒大鳌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细节制胜:小康熙如何扳倒大鳌拜

细节制胜:小康熙如何扳倒大鳌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无不在提醒领导,“细节决定成败”。

小康熙扳倒大鳌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康熙为了拿下鳌拜做了哪些严密的布置吗?

地点设在武英殿,这里是康熙和小孩子习武的地方,方便动手。

设计解除鳌拜兵器。因为鳌拜是武将,可以带刀上朝。索额图在朝门外对鳌拜讲:“皇帝年龄小,您老是不是把刀放下,免得惊吓了皇帝。”鳌拜没有在意,交出了佩刀。

鳌拜的座椅是个瘸腿的椅子。事先把椅子腿锯断,再轻轻接上,只要鳌拜一坐上,必然跌倒。

朝堂中的侍卫皆是武功高强的“库布”少年。给鳌拜端茶倒水的太监是由库布们假扮的,他们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擒拿训练和忠诚教育,非常可靠。

鳌拜的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而“太监”端茶的茶托却是凉的。经过这样严谨细致的部署,鳌拜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康熙借口与鳌拜议事,放他进门前首先解除他的佩刀,等他落座后,“太监”呈上滚烫的茶碗,鳌拜端起茶碗必然失手落地,当他俯下身子去捡茶碗的时候,瘸腿的椅子一歪,鳌拜就会摔倒在地,周围的“库布”们一下子上前摁住鳌拜。

可见,成功与失败,差别在细节。执行程序必须严密细致,这样的好处在于:

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漏洞和破绽。做任何事情都要比别人想得周密,做得有条理,这样成功的把握可能就比较大一些,团队的战略目标就会有条不紊地推进。领导最好不要高喊一些假、大、空的口号和实现不了的目标。善于把握细节的人,都是边做边修补破绽,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我们做起事来也不会给人不内行、不专业的感觉。严谨细致的人都有一定的标准、程序、手段和措施,把思想和方法结合起来才叫专业,这样我们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就不会慢人一步、少人一招、低人一筹。任何能想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实现,想到了就要开始认真地准备。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要常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看到现象就要分析它的本质,知道本质就要想到它的表象。任何本质性的事物,总是通过一定的表象反映出来,只要你抓住本质,就可以准确地想到现象,这样翻来覆去地分析思考就能找准要害所在。

对做不到的事情,要找到其根本症结所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对感觉做不到的事情,要经常分析做不到的原因,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障碍,是自己主观不努力,还是客观不具备,即使没有条件,也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来解决这些难题。

对惯例做事的方法,要经常思考改进和优化措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程序化和标准化,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想到,解决的方案准备好,以后不论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把行为变成习惯,养成这些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

对大家认为完美的工作,要经常在鸡蛋里挑骨头。水平再高的上司也总有看不到的问题和地方,作为一个细心、有潜质的下属就要去补位,为上司把事情办妥,解除其后顾之忧,这也体现出你办事严谨、细致。

做任何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的行事方法总有不完善的地方,只要对比分析,注重总结提高,总有更好的方法,如果你注重不断改进,事情可能就做得更完美一些。

相关参考

鳌拜曾帮助顺治继位,为何康熙不用鳌拜平乱,而是扳倒鳌拜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列强入侵我国,但是在清朝还是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皇帝,康熙就是其中之一,康熙在位期间国富民强,国力达到了鼎盛,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康熙年

历史人物 康熙帝铲除鳌拜,嘉庆帝扳倒和珅,咸丰帝上台干了什么呢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咸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咸丰帝上台之后,和之前的皇帝一样,他同样也是具有雄心壮志的。他十分想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完整而富强大国。毕竟自己的祖宗们都是一些励精图治,治国安

康熙扳倒鳌拜,找大内高手不是更好吗,为何偏偏找几个小青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扳倒权臣,实现上位的例子,并不是很多。就算是真正实现了这个目的的,往往也杀得血流成河。而血流成河带来的恶果,是让戾气横生,在朝廷中出现冤冤相报的更大的悲剧。康熙皇帝扳倒权臣鳌拜,

历史人物 大臣当权朝中,他拿曹操没辙,而康熙帝却能轻松扳倒鳌拜?

汉献帝大半辈子都被曹操操控着,毫无反抗之力。鳌拜在康熙帝手上也就只嘚瑟了2年就被康熙搞定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康熙能力远超汉献帝?>>说实话,康熙帝确实实力派,但汉献帝能力并不是弱到不能直视。>>东汉

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对于清朝最有名的皇帝康熙皇帝,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康熙擒拿鳌拜的故事,康熙擒鳌拜在故事在现金也是经常在荧屏上出现,那么大家对于康熙怎么杀的鳌拜有了解吗,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

历史军事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对于清朝最有名的皇帝康熙皇帝,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康熙擒拿鳌拜的故事,康熙擒鳌拜在故事在现金也是经常在荧屏上出现,那么大家对于康熙怎么杀的鳌拜有了解吗,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

政治谋略 康熙智擒鳌拜——阳奉阴违,一举击破

康熙智擒鳌拜——阳奉阴违,一举击破顺治十八年(1661),清朝顺治皇帝福临病死,临终托孤,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在这四位顾命大臣中,

打败鳌拜的赏赐

金庸笔下的康熙借助韦小宝打败鳌拜,但正史上则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为了利用索尼,让康熙娶了索尼才11岁的女儿,并直接封后,也就是熟悉清史的人所知道的孝诚仁皇后,索尼不负孝康章皇后的期盼,果真助康熙扳倒了

历史秘闻 打败鳌拜的赏赐

金庸笔下的康熙借助韦小宝打败鳌拜,但正史上则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为了利用索尼,让康熙娶了索尼才11岁的女儿,并直接封后,也就是熟悉清史的人所知道的孝诚仁皇后,索尼不负孝康章皇后的期盼,果真助康熙扳倒了

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