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吉斯林 生平事迹简介,吉斯林个性品质,吉斯林怎么死的?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吉斯林 生平事迹简介,吉斯林个性品质,吉斯林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吉斯林 生平事迹简介,吉斯林个性品质,吉斯林怎么死的?


维德孔·亚伯拉罕·劳里茨·吉斯林(Vidkun Abraham Lauritz Quisling,1887—1945),挪威国家统一党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挪威首相。因其在大战期间与纳粹德国积极 “合作”,吉斯林的名字已成为“卖国贼”或“叛国者”的代名词。

吉斯林于1887年7月18日出生在挪威弗雷斯达尔的农民家庭。稍后举家迁往城市。其父母极为注重教育的作用,加之吉斯林勤奋好学,因而成绩优异,很受同学羡慕。

1905年9月,吉斯林考入挪威军事学院。在此期间,吉斯林发现自己在学习竞争中未能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遂奋起直追。三年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军事学院毕业,前往野战炮兵部队任中尉。1909年,考入挪威高级军事学院深造。1911年,吉斯林以最佳成绩毕业,因而单独受到国王的召见,来到总参谋部任职。1917年10月,吉斯林调任野战炮兵总监的参谋。同年改任炮兵指挥军官,晋升为上尉。野心勃勃的吉斯林对此并不满足。他的沉默寡言在同事中间是有名的,往往是坐一个小时却不说一句话。此外,他没有放弃对学习的爱好,仍抓紧学习历史、数学和哲学,注意研究俄国问题。吉斯林因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被同事称为“教授”。1918年5月,吉斯林出任挪威驻俄国公使馆武官。在此期间结识后来对其政治生涯影响很大的商务参赞弗雷德里克·普里兹。同年12月,吉斯林返回总参谋部。1919年夏,吉斯林前往赫尔辛基的芬兰公使馆,先任秘书,后改任武官。1921年6月奉召回国。

吉斯林的知识和经历引起了弗里特约夫·南森的注意。南森是著名的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外交家和挪威人道主义领袖人物,当时正在国际红十字会的主持下领导国际俄国救济委员会的工作。南森在苏俄设有莫斯科和哈尔科夫两个办事处,决定起用吉斯林从事救济工作。1922年1月,吉斯林获得国防部的批准,前往苏俄的乌克兰就任哈尔科夫办事处主任。吉斯林后来无耻地夸大自己的作用,说南森只是领导者,而做实际工作的则是他吉斯林。吉斯林有两个妻子: 1922年8月与亚历山德拉·伏罗琳结婚,1923年9月又与玛丽亚·巴西列夫娜结婚。大约在1923年9月,吉斯林被挪威总参谋部解除职务,办事处主任职务亦被取消。应当时出任国际联盟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南森的邀请,从1923年底到1925年,吉斯林先后在巴尔干半岛和苏联处理难民事务。南森对吉斯林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1927年6月起,吉斯林奉命以挪威驻苏联公使馆秘书的身份为英国代管其在苏联的利益,直至1929年12月。吉斯林因此获英国政府授予的帝国勋章。

因大萧条的影响,吉斯林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遂决定投身政治。1930年南森逝世后,吉斯林连忙发表文章,宣称自己是南森的政治继承人,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1931年5月,吉斯林被组阁的挪威农民党任命为国防大臣。吉斯林任内对防务毫无建树,却卖力地反对工党和工会。1933年3月,任期届满。此时,挪威的经济危机加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吉斯林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决心模仿希特勒在德国的所做所为,在挪威建立独裁统治。1933年5月,吉斯林抄袭德国纳粹党的理论和策略,在普里茨等人的支持下,创建挪威国家统一党,自任党的元首,并组织冲锋队。但是,纳粹主义在挪威土地上影响不大。在1933年和1936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吉斯林的国家统一党所得票数都不足国民总数的20%,根本未能得到议席。此后,吉斯林决心投靠纳粹德国,借用希特勒的武力夺取挪威政权。

吉斯林于1939年夏开始与德国纳粹党对外关系部部长、纳粹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建立联系。但此时大战尚未爆发,纳粹德国还未充分意识到挪威的战略地位,因此对吉斯林的暗送秋波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回报。

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北欧的战略地位受到交战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获悉盟军要在挪威登陆的情报,感到北欧形势危急,遂将情报报告希特勒,并提出 “必须占领挪威” 的建议。这样,挪威就在德国的全部战略中提高到重要地位。这也就为吉斯林寻求德国的支持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条件。同年12月吉斯林来到柏林,很快就与罗森堡和雷德尔会晤。吉斯林对罗森堡和雷德尔声言,挪威政府内存在亲英反德的势力,挪威政府与英国已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准备允许英国使用挪威的海岸作为军事基地,从而给德国造成很大的危险。吉斯林建议由他的国家统一党发动一场政变,推翻现政府而成立以他为首的新政府。吉斯林还说,他在挪威已经得到相当一批军官的支持,其中包括内尔维克港的驻军司令孙德洛上校。吉斯林断言,只要有德国的支持,政变就一定能成功。吉斯林提出,挪威可以 “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德国武装部队自由处理”,并希望“能召集会议讨论有关联合行动和把部队运到奥斯陆去等问题”。吉斯林的计划和对德国的殷情“深深地打动了”雷德尔。雷德尔把吉斯林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听了雷德尔的介绍,对吉斯林亦发生浓厚的兴趣。

1939年12月14日,希特勒接见吉斯林。吉斯林极力讨好这个纳粹头子,当场提出希望德国迅速出兵挪威,表示自己甘愿当 “第五纵队”。希特勒对此次会见印象极好,答应给予吉斯林活动经费,并保证研究给予军事援助问题。当天晚上,希特勒又决定最高统帅部与吉斯林会商,草拟进攻挪威和丹麦的计划,此后于12月16日和18日,希特勒又连续两次接见吉斯林,不仅决定尽快制定进攻挪威的计划,还拨给吉斯林一笔经费以加强其亲德活动。1940年1月,吉斯林从德国领取20万马克的活动经费。德国方面还答应从3月15日开始每月给吉斯林1万英镑,连续给3个月。吉斯林对柏林之行取得如此收获“甚为满意”。此后便穿梭般往来于德国和挪威之间,更加卖力地提供情报,协助德国策划入侵挪威。

1940年1月末,希特勒把对北欧作战计划的制定置于他亲自监督之下。于是在最高统帅部成立了由海、陆、空三军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最后制定代号为“威塞演习”的作战计划。3月1日,希特勒正式下达执行“威塞演习” 的指令。4月2日,希特勒最后决定“威塞演习”在4月9日上午5时15分开始,任命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为挪威方向德军司令。希特勒要求吉斯林向德军提供挪威防务的详细情况。

1940年4月9日凌晨,纳粹德国对挪威不宣而战,以50余艘舰艇约1万名官兵向挪威南起首都奥斯陆、北至纳尔维克的主要港口的地区,同时发起突然袭击,受到吉斯林派出人员的迎接。同时,德国驻挪威公使布罗伊尔向挪威政府递交最后通牒,要求毫不反抗地接受“德国的保护”。虽然吉斯林无耻地引狼入室,但挪威政府和人民却决心抵抗。

在德军的进攻面前,只有纳尔维克港驻军司令孙德洛遵从吉斯林的旨意,一枪不发便向德军投降。而该港的海军指挥官却率舰抵抗。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阵亡。在其他几个港口,挪威军均进行抵抗。这些抵抗虽然效果不大,但使得在首都的挪威王室、政府、议会以及20辆卡车的挪威银行储备黄金和外交部机密文件得以安全转移,挫败了希特勒企图截获国王、政府和黄金的计划。

4月9日晚,首都奥斯陆沦陷。吉斯林通过电台发表公告,宣称挪威前政府已被推翻,由他本人任首相的政府业已成立; 宣布抵抗德军是应予处死的犯罪行为,取消前政府颁发的总动员令。吉斯林的无耻卖国行为激起挪威人民无比的愤慨,人民由最初的惧怕转变为英勇的抵抗。挪威国王和议会也坚决不承认吉斯林的所谓政府。4月10日,德国驻挪威公使赶到北方,会见挪威国王哈康七世,要求国王批准吉斯林政府,并返回奥斯陆。国王断然拒绝公使的要求。4月11日,吉斯林派出密使到北部劝说国王返回首都,也遭强硬拒绝。

吉斯林引狼入室,认贼为父,恶名远扬,遭到挪威人的唾弃。德国人也感到吉斯林在挪威的名声太臭,于他们的利益不利,决意将他抛弃。这样,4月15日,离吉斯林自封为首相仅6天,德国人就另行组织在德国占领当局控制下的由6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负责处理外交和国防以外的行政事务。但是吉斯林极力钻营,得以在行政委员会中留任复员专员,实际上是负责瓦解挪威人民抵抗运动的军事力量。4月24日,约瑟夫·特波文奉命出任德国驻挪威专员,成为挪威的实际统治者。9月25日,吉斯林的支持者组成的临时内阁代替行政委员会。1942年2月,吉斯林重新出任挪威首相,组成完全由吉斯林分子组成的傀儡政府。

吉斯林组成了卖国政府

吉斯林当政期间,对外迎合纳粹德国,为占领挪威的德军服务; 对内推行纳粹化政策,镇压人民的爱国抗德活动。吉斯林把大量的挪威青年送往德军前线充当炮灰。吉斯林宣布国家统一党为挪威惟一合法的政党,解散其他一切政党和党派组织。吉斯林仿效纳粹成立国家统一党党卫军,肆意使用暴力殴打和镇压反对派。吉斯林严厉限制人民的自由,甚至规定在挪威沿海各地,除国家统一党党员外的挪威居民都不得私自拥有收音机。吉斯林不仅严格控制挪威的各级国家机关,而且企图把教会、工会、学校、青年组织乃至体育团体都控制起来,纳入法西斯轨道。吉斯林的丑恶表演激起挪威人民的强烈反对,规模宏大的抵抗运动在挪威各地展开。吉斯林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逮捕并监禁大批的爱国人土。

卖国贼和独裁者终究没有好下场。1945年5月,随着德国的战败,吉斯林在挪威的统治土崩瓦解,吉斯林本人也遭被捕。1945年8月至9月,挪威法庭对吉斯林进行审判,判决他犯有叛国、煽动叛乱和残杀爱国人士等严重罪行,处以死刑,于10月24日执行。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沃尔普吉斯之夜)魔王之夜简介

沃尔普吉斯之夜(每年4月30日)是现代欧洲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节日,源自古代异教徒对贝尔坦的庆祝活动与基督教圣沃尔普加(公元710年-公元777年)封圣的纪念。与日耳曼的五一劳动节合并的古老的凯尔特人Sa

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文化名人

一、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其前身是公元6世纪建立的吉尔吉斯汗国。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纪,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9世纪前半叶,

兵器百科 吉斯-(ZIS-)中型卡车 前苏联

吉斯-(ZIS-)中型卡车前苏联吉斯-5(ZIS-5)中型卡车前苏联吉斯系列军用卡车作为前苏联汽车工业起步阶段的产品,在前苏联的军车发展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前苏联红军的主

历史百科 附-独联体·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即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吉尔吉斯位于原苏联中亚地区东北部,东与中国接壤,西邻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北与哈萨克毗邻,南和塔吉克交界。面积为19.8

历史人物 吉尔吉斯斯坦使者出使唐朝自称李陵后代,这是怎么回事

吉尔吉斯斯坦使者出使唐朝自称李陵后代,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名将李陵,至今都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李陵本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出生于陇西成纪,他自幼就继承了

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出生

在100年前的今天,1917年2月25日(农历二月初四),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出生。安东尼·伯吉斯(1917~1993)英国当代着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作曲家。1917年2月25日(距今100

兵器百科 吉斯(ZIS)半履带卡车 前苏联

吉斯(ZIS)半履带卡车前苏联吉斯(ZIS)42半履带卡车前苏联ZIS42是前苏联为了适应雨雪天气道路泥泞的战场环境而设计出来的一款半履带卡车,于1942年开始正式量产,至1944年停产时,总产量为5

苏联 苏联·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吉尔吉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位于中亚的东北部,东南部和东部与中国接壤。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首都伏龙芝。人口414.3万(截止1987年1月1日),农村人口

被中俄联手挤出中亚 美关闭驻吉尔吉斯空军基地

据俄罗斯《独立报》6月5日报道,美国悄然关闭驻吉尔吉斯斯坦空军基地,中国和俄罗斯将竞争对手赶出中亚。6月3日美国驻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机场空军基地举行正式关闭仪式,基地司令约翰-米勒德上校把一把象征着开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

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1932—),立陶宛人,音乐学家、教授。1932年10月18日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市。1955年毕业于维尔纽斯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副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