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

Posted 议会

篇首语: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

1990年2月兰茨贝吉斯当选为立陶宛议会主席

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1932— ),立陶宛人,音乐学家、教授。1932年10月18日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市。1955年毕业于维尔纽斯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副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数十年,教授音乐和戏剧。

兰茨贝吉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从政经历。1988年立陶宛独立运动兴起,他参加了主张立陶宛独立的反对派组织“萨尤季斯”,并成为该组织的积极分子。同年11月被选为理事会主席。1990年2月,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代表的选举中,“萨尤季斯”大获全胜,赢得议会79%的席位。同年3月11日,在新选举出来的立陶宛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兰茨贝吉斯作为“萨尤季斯”推举的候选人当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上台执政。立陶宛从此走上了正式要求摆脱苏联、恢复独立的道路。1991年9月,苏联政府最终承认了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的独立。

兰茨贝吉斯是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独立运动的急先锋和核心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多党制,排斥和反对共产党,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在经济上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对外关系上继续维持和扩大同原苏联各共和国的经济联系,努力争取苏联军队尽早撤出立陶宛,大力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争取西方援助,向西方靠拢。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89年9月—1990年12月15日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通过“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

1989年9月—1990年12月15日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通过“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1990年3月11日、3月30日和5月4日,苏联波罗的海沿岸3个共和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最高苏维埃分

苏联 苏联·1990年3月苏联自由民主党成立

1990年3月苏联自由民主党成立1990年3月成立,是一个全苏联范围的政党,领导人是B·日里诺夫斯基。该党成员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吉尔吉斯、波罗的海三国和外高加索的一些城市中都

苏联 1991年9-10月苏联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并与之建交

1991年9-10月苏联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并与之建交苏联的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国是1940年先后并入苏联的。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首先宣布恢复主权和独立。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联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

1990年2月5日苏联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1990年2月5日,苏联中央全会决定实行总统制和修改《苏联宪法》。宪法第六条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

苏联 苏联·1990年3月14日苏联建立总统制

1990年3月14日苏联建立总统制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首次公开提出建立总统制的问题。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一致“赞同在苏联建立民主总统制政权”。2月27日,苏联最高

苏联 苏联·1990年7月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

1990年7月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1090年7月2日—13日,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开幕,参加会议代表4657人,来自各加盟共和国的350名工人和农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

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1990年2月5日—7日,苏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戈尔巴乔夫就提交苏共二十八大的行动纲领草案作了报告。主要内容有:建议苏共二十八大提前在是年6月底—7月

苏联 苏联·1920年7月苏俄和立陶宛签订和约

1920年7月苏俄和立陶宛签订和约这是1920年7月12日由苏俄政府同立陶宛签订的和平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被德、奥军队占领。战争结束后,立陶宛获得民族独立。1918年12月12日,苏俄政

苏联 苏联·1989年12月19日立陶宛共产党独立

1989年12月19日立陶宛共产党独立1989年12月19日,苏联立陶宛共产党在维尔纽斯举行第二十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立陶宛共产党独立宣言》和《关于立陶宛共产党地位的决定》,宣布立陶宛共产党脱离苏

苏联 苏联·1991年1月13日立陶宛一月流血事件

1991年1月13日立陶宛一月流血事件1991年1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20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苏联军队与当地武装人员发生的枪战。维尔纽斯事件死亡13人,伤112人。里加事件死亡5人,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