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 组建自己“智囊团”

Posted 曹操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 组建自己“智囊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 组建自己“智囊团”

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一些智囊人物,他们足智多谋、专门为别人出谋划策。《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记载:“樗里子滑稽多谋,秦人号曰‘智囊’。”《史记·晁错传》记载:“太子家号曰‘智囊’。”有一些在王朝兴起和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智囊人物,但他们不属于职业谋士,而是权相重臣。比如商朝的仲虺、伊尹,周朝的周公旦等,管仲,商鞅李斯,苏秦张仪、直到张良、萧何、陈平、郦食其等。包括三国时的诸葛亮,司马懿,他们都是杰出的智囊,但不属于职业谋士。

真正把大批职业谋士召集起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形成“智囊团”雏形的,还是曹操。蜀吴也有一些,但不成规模。

据统计,直到曹操去世为止,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以及各级掾属共有102人。而按《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谋士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前期应该就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曹操集团“五大谋士”。曹魏时期最杰出的谋士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刘晔、满宠等。他们组成曹操的“智囊团”,每当需要决定大计方针时,曹操总是先让谋士们充分地发表意见,或者主动征求谋士们的意见,然后选择或吸收,自己决断。这当然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囊团了。

曹操的智囊团是在官渡之战前后逐渐形成的。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彧来归,公元192年曹操收程昱。公元196年收荀攸、钟繇、董昭、郭嘉。公元199年收刘晔、贾诩从操。以上8人是曹操的骨干谋士团。此外,华歆、王朗、蒋济、毛玠、陈群、赵俨、司马朗等重要谋士也在这一阶段投效曹操。官渡之战后随着曹操事业的发展,智囊团不断扩大,成为一支庞大的智囊队伍。

曹操是怎样把这些职业谋士聚集起来的呢?一、征辟。二、投效。荀彧、郭嘉等最典型。三、推荐。荀彧知人,他对于曹操智囊团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荀彧前后所举荀攸、华歆、王郎、郭嘉、杜畿等。四、纳降。以许攸、陈琳、牵招为代表。五、强征。如司马懿、阮瑀。徐庶原是刘备的军师,几次用兵打败曹兵,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亲,以假书信诱骗徐庶离开刘备而到自己身边。

曹操对智囊团的的管理很有一套办法,一是以才为重。曹操不仅看重自己手下的谋士,而且对他人手下的谋士也十分看重,以礼厚待。二是对提供良策者加官晋爵。三是辟为掾属。此谋出于郭嘉。智囊团八十余人,出宰州郡,入为公卿,但身份都是曹操的掾属。智囊既为曹操掾属,则有主仆之分,他们不知有国家,但知有曹操。

曹操的智囊团在政治军事决策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曹操不像袁绍那样遇事没有主张,任谋士们争论不休,无所决断;另一方面,他又不像诸葛亮那样遇事不与人商量,自己一人做主,而是既听从谋士的高见,又善于决断,充分发挥出智囊团的作用:

在政治上,智囊团提出迎献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智囊团提出“修耕植、兴屯田、储军资,深固根本,以成霸王之业”的经济方略,曹操以此“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曹操初临兖州,因言议杀名士边让,激起了陈宫、张邈之叛,险些使船翻了个底朝天。曹操吸取教训,为司空、丞相后以崔琰、毛玠、何夔、徐奕、鲍勋、陈群等名士为东西曹掾,典选举,所举皆清正之士,网罗了大批名士为掾属。名士累世为地方望族,振臂一呼,士民景从。曹操派出智囊名士出宰州郡,入为公卿,利用他们的声望和才干稳定纷乱的政治局势。

在军事方面,智囊团替曹操顺应形势制定战略方针。官渡之战之前,荀或与郭嘉定计,先南后北,对抗袁绍。避免了四面临敌和陷入两线作战。官渡之战以后,荀彧、郭嘉画计,先扫河北而后南下。曹操经过了七年的征战,平定了河朔,击败了乌丸,解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赤壁战后。智囊团为曹操避免两线作战而转为防御,挑动吴、蜀内讧,吴蜀交恶。在战争中,智囊团还使曹操多次避免了惨败,甚至覆灭的危机。比如公元194年荀彧、程昱临阵应付陈宫、张邈的突变事件,替曹操保住了兖州甄城、范县、东阿三城。袁绍使人说操迁家居邺,袁曹连和,所谓“连和”不过是投靠的外交用语。程昱谏曹操岂可临事而惧,为“韩、彭之事”,打消了曹操连和的念头。公元200年荀或、荀攸、贾诩、以及阵前投归曹操的谋士许攸等共献奇策,赢得了袁曹战略决战的官渡大捷。此外,荀攸、郭嘉画计引泗、沂水灌城灭吕布的下邳之战;贾诩离间马超、韩遂的渭水之战;刘哗献计灭张鲁的汉中之战等都显示了智囊团的重大作用。

相关参考

第一百四章 曹操的智囊团

  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在官渡之战前夕已逐渐形成,骨干谋士都在这一阶段投效了曹操。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或来归;公元192年

历史人物 陈宫是怎么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曹操的智囊团的

陈宫为何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的智囊团,原因令人吃惊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曹操是最受瞩目的诸侯,也是实力最为强盛的诸侯之一。很多人跟曹操对着干,但是却没几个人能

其实刘备的智囊团并不比曹操弱,只可惜刘备留不住,原因有四点

众所周知,两军交战,其实不仅拼的是兵力与大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谋士。曹操之所以能够早早地就统一北方,离不开他那个庞大的智囊团的出谋划策。很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比不上曹操,最大的软肋就是没有好的谋士,

刘备称雄一生,为何败给了江东鼠辈?

刘备一生可称为枭雄,从白手起家,到三分天下有其一,人生的起承转合、文韬武略,非一般人所能比,连曹操都对他刮目相看,时时处处都提防着刘备,担心刘备有朝一日成为心腹大患,果不其然,放了刘备走之后,刘备逐渐

历史人物 月旦评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要依靠它成名?

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名字“月旦评”,这个名字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也会出现,甚至年轻时期的曹操,也是依靠月旦评才出了名。那么,这个“月旦评”到底是什么

“七十二疑冢”是否存在?枭雄曹操到底身葬何处

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个生性多疑的枭雄为防吕伯奢毒害自己,屠杀吕伯奢全家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语,凶残多疑可见一斑。这样一个人,死后自然害怕别人来挖掘自己的墓室

曹操称雄离不开这五大谋士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荀彧——体大思精,总统

历史人物 战国七雄里,为何只有秦国能依靠外来人才统一天下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中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但秦国并不只是依靠自己人统一的天下,在历史上对秦国统一天下做出巨大贡献的名臣有很多都是外来人,比如商鞅(卫国)、张仪(魏国)、范雎(魏国)、李斯(楚国)等等。

历史人物 曹操把自己比作古代的明君,用古代的贤臣来比喻他的手下

在古代,一个军阀想要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尤其在三国这样的乱世,更是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能成为三国第一霸主,与他的善于用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曹操的用人,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把自己招募的人比作古代

大唐无敌水师 揭秘大唐帝国称雄天下的一大利器

唐初海军实力强大,在660年灭百济之役及663年白江之战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学术界对此次战役的研究不少,但主要侧重于战役本身及其对东北亚政局和有关国家内政外交的影响上,而对参加这次战役的唐军本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