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备的智囊团并不比曹操弱,只可惜刘备留不住,原因有四点

Posted 谋士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其实刘备的智囊团并不比曹操弱,只可惜刘备留不住,原因有四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实刘备的智囊团并不比曹操弱,只可惜刘备留不住,原因有四点

众所周知,两军交战,其实不仅拼的是兵力与大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谋士。曹操之所以能够早早地就统一北方,离不开他那个庞大的智囊团的出谋划策。很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比不上曹操,最大的软肋就是没有好的谋士,也就只有一个诸葛亮罢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刘备其实也有过很多优秀的谋士,如果都加起来,丝毫不比曹操的智囊团逊色。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刘备究竟得到又失去了哪些人才。 第一个:陈登 陈登本来是徐州牧陶谦的属下,后来陶谦死后,也是陈登起头,支持刘备担任徐州牧。陈登从小博览群书,并且智谋过人。徐州正是在陈登的治理下,才变得百姓安居乐业,境内安定。只可惜,刘备做了徐州牧之后,竟然将白白送到手的肥肉都能给弄丢了。 因此陈登对刘备非常失望,一方面又不得不听命于吕布,实际上却暗中向曹操献计策除掉曹操。陈登不仅仅擅长政事,有谋略,而且懂兵法,曾经为曹操进献了不少妙计。假如刘备没有丢掉徐州,或许他就不会失去这一个人才了。大概当时的刘备就属于那种,就算是别人想拉他一把,都不知道手在哪儿的人吧。 第二种:陈群 刘备在接人徐州牧之前,成曾经担任豫州刺史,陈群正是他的别驾。在刘备去担任徐州牧之前,陈群就劝告刘备,不要急着取徐州,不然与袁术的争斗在所难免,即使得到徐州,也会生出事端。但是刘备不听,后来果然如陈群所料。曹操打败吕布之后,陈群就与陈登一起归降了曹操,为曹魏做出了突出贡献,最后配享太庙。 第三个:徐庶 辗转多年之后,刘备终于又找到了一个冤大头,这个冤大头就是刘表。在刘表的接济下,刘备有了地盘,有了兵力。同时也有了一个谋士。刘备驻守新野的时候,徐庶主动投奔。 然而,刘备却对徐庶的家庭丝毫不关心,导致徐庶的母亲被曹操绑架,徐庶为了家人不得不离开刘备。假如刘备提前安排好徐庶的家人,也不会失去这个人才。在这一点上,曹操就做得比较好,他曾经对自己的属下说:「 ”汝妻子我养之,你的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第四个:庞统 庞统算是刘备的所有谋士当中,数一数二的一个谋士,堪称是一个奇才。刘备正是采用了庞统的计策,才成功拿下了益州。入川之后,由于刘备分工不明确,竟然让庞统一个军师去带兵打仗,导致庞统中箭身亡。 除了这几个之外,再加上最后成功留下来的诸葛亮和法正,再加上其他稍微逊色一点的人才,刘备的智囊团也是相当庞大的,只可惜刘备根本就留不住。因此早期的时候,刘备作为一个领导,身上有很多缺点,才导致他四十岁一事无成。 第一个缺点就是太过冒进,他在没有坚实的基础的时候,就想要争取更过的地盘,最后顾头不顾尾。第二个缺点就是刚愎自用,如果他当初听了陈群的劝告,不急着取徐州,或者是不收留吕布,也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三个缺点是不会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因此失去了徐庶。最后一点就是分工不明确,让军师带兵打仗这种事情也就他干得出来了。

相关参考

为何曹操孙权都有族人跟随,而刘备却没有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由于刘辩年幼,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哥哥何进为了夺取大权,他计划诛杀十常侍,由于何进的想法没有得到何太后的同意,因此他只能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只可惜董卓还没到京

身上兼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和张飞的血统,可惜十九岁就战死沙场

说到三国,大家想到的一般就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众多风云人物。不管是看过《三国演义》小说还是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三国到最后其实主要就是魏国和蜀国之间的战争,曹操和刘备也绝对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死对头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摔阿斗只为收买人心?

...勇杀敌,不退不缩。长坂坡之战也是,虽然赵子龙所属的刘备这一方没有成功,但是,丝毫都挡不住赵子龙的光芒。赵子龙,又称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的常山真定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正定人。作战,英勇潇洒,更是被刘备...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摔阿斗只为收买人心?

...勇杀敌,不退不缩。长坂坡之战也是,虽然赵子龙所属的刘备这一方没有成功,但是,丝毫都挡不住赵子龙的光芒。赵子龙,又称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的常山真定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正定人。作战,英勇潇洒,更是被刘备...

东吴2位不输关羽张飞的猛将,只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哪来得刘备戏份?

东吴2位不输关羽张飞的猛将,只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哪来得刘备戏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典风格战争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坚信人们对里边所勾勒的战争场面记忆力尤深,里边所从营造的經典故

统帅曹操,刘备,孙坚的老领导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超级指挥官,直接参与并指挥了,消灭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三国时期的名人曹操、董卓都只是在皇甫嵩手下混口饭吃,可惜对政治不感冒,随着汉献帝被董卓、王允、李喙汜抢婚,皇甫嵩想反又不敢,在矛盾

荀彧在衣带诏事件中维护了刘备,可惜曹操没察觉

荀彧是曹操的部下,更是大汉少有的忠良。他一生辛劳辅佐曹操,就是为了曹操能有一天统一全国,恢复大汉的荣耀。可是后来却发现,以前那个处处为了大汉考虑的曹孟德,已经在权势、利益上越走越远,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本

项羽何为留不住“国宝”范增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七十三岁,史称好为奇计,项羽视之为“国宝”,称为亚父。曾为项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中了张良的反间计,灰溜溜地从项羽身边溜走。那么项羽为何最终留不住范增,难道他不想成为这万

曹操为何留不住关羽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在汉末那个注重出身的年代,曹操却公开表示“唯才是举”,只要是有一技之长,不论出身是否贫贱,不论私德是否有亏,都可以在曹操手下找到一席之地。而对于那些有才华的贤人,曹操往往纡尊降贵,屈

项羽为什么留不住“国宝”范增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七十三岁,史称好为奇计,项羽视之为国宝,称为亚父。曾为项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中了张良的反间计,灰溜溜地从项羽身边溜走。那么项羽为何最终留不住范增,难道他不想成为这万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