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朱凤标的人物生平简介
Posted 尚书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朱凤标的人物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朱凤标的人物生平简介
朱凤标(1799—1873),字桐轩,号建霞,萧山城东朱家潭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举。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十九年入直上书房,既而督湖北学政。二十一年,授国子监司业,迁侍讲庶子。二十四年,擢侍读学士。次年,奉命授皇七子(醇亲王)书,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六年摄户部右侍郎。二十七年迁兵部,旋调户部侍郎。朱凤标廉政严己,威望高,通晓治安、军务,擅长筑城建台,屡掌文衡,得士称最。授皇七子书时,讲习勤恳,阅十五年如一日。曾历任户部、工部、刑部、吏部、兵部五部尚书。
道光二十八年(1848),朱凤标奉命赴津验收漕粮,查办山东盐务。“惟除敝、缉私最为先务”,多有建树。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席卷全国之时,朱凤标上疏谋策,力主“防剿”。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坚持主战,屡上章奏,言人所不敢言。
咸丰四年(1854),授刑部尚书。六年冬,加太子少保,调兵部,复调户部。八年秋,充顺天乡试副考官。是年冬,科场案发,朱凤标牵连,被降职。九年秋,赏翰林院侍学士衔,仍入上书房授醇亲王读书。未几,授大理寺少卿、通政司、左副都御使,署刑部右侍郎,迁兵部尚书。十一年,调吏部,旋充上书房总师傅,授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同治七年(1868)正月,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不久,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吏部。十一年夏,以老病乞休获准,仍食全俸;翌年逝世,追赠太子太保衔,谥文端。
相关参考
本名:黄标出生地:沔阳县峰口镇主要成就:抗日谍将参考资料:《湖北抗日谍将屡立奇功被误当大汉奸刑场上被救下》黄标–抗日谍将 身手不凡,聚起一批革命同志1895年,黄标出生于原湖北沔阳县峰口镇(今洪湖市
汪师韩(1707—?),字抒怀,号韩门,清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就工诗善文,名闻四方。名士李绂读其《龙书赋》50韵,大为欣赏,携存《八旗志》馆。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淳安知县。为减轻穷苦百姓的赋役负担,海瑞到任后,亲自勘察民情,清丈土地,均平徭役。通过重新丈量,查实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12岁时入为县学生。去广西巡抚幕府探望叔父时,巡抚金鉷出题《铜鼓赋》试之,枚下笔成文,鉷甚为惊异。乾隆元年(1736)开博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清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受业何焯,与丁敬等相友善。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平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金石世家,父亲黄树毂,工隶书,博通金石。黄易自幼承习家学,但因家道贫困,游历在外,为人幕僚,后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在任期间
陈思(生卒年未详),字续芸,宋临安(杭州)人。约生活在宋理宗时(1225—1264),曾做过小官,后在都城临安棚北大街开设书肆,开始编书、刻书、售书和藏书。曾编刊《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英华》
方廉(1514—1583),字以清,号双江,明新城坊郭(今富阳新登镇)人。系唐代著名诗人方干后裔。少时勤奋好学,文思敏捷,每逢考试均名列前茅。嘉靖二十年(1541)成进士。历任江西南康府推官、礼部祠祭
杨辉(生卒年未详),字谦光,宋钱塘县(今杭州)人。精研数学,被列为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宋景定二年(1261),著《详解九章算法》,后附《纂类》,共12卷。内有“开方作法本源图”,即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这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