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祖孙权

Posted 太祖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太祖孙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吴太祖孙权

2、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开国大帝孙权

吴太祖孙权

  吴太祖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十九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身亡后,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219年,孙权派吕蒙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229年称帝。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晚年“多嫌忌,果于杀戮”,而且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252年病逝,享年70岁,庙号太祖,谥号大皇帝。

吴太祖孙权

  吴大帝孙权,三国时期政治家。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据传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其兄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不久去世。孙权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带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所据荆州部分的南郡暂与刘备。215年五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做大,并以相当的兵力对自己构成威胁,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拔掉门口这颗定时炸弹。以吕蒙为都督取下刘备所据荆州地,潘璋、朱然擒杀关羽。 220年,曹丕取代汉称帝,建国号大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并随即兴兵问罪讨伐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之战大破蜀军。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开国大帝孙权

  

吴太祖大帝孙权

  孙权 (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子之后。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权继位为吴侯。

  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仁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8岁的年轻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222年,孙权自封吴王,定都于建业。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联盟,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将曹丕烧成重伤。226年,曹丕重伤身亡。

  孙权趁机率大军攻打江夏,太守文聘败退而逃。 公元229年,孙权自称吴国皇帝,改国号吴,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大败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印度、东南亚等国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后,孙权先是废了第二任太子孙和,又赐死鲁王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30年。统治中国南方地区52年,长达半个世纪。

轶事典故

  【碧眼紫髯,黄龙下凡】

  传说孙坚在讨伐董卓时,於洛阳的一间茅厕,出现一道紫色气,便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在厕所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孙权的蓝眼珠、紫头发,是个不详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後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因此非常地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但周瑜独不离,反倒继续协助孙权,後来大臣们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另一传说是孙权之母吴氏夜梦红日东升,黄龙入体,不久生下孙权。孙权长得奇特,蓝眼睛,紫头发,人们说有富贵之象。

  【好酒为乐,广纳忠言】

  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

  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

  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辅吴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

  【胆略超群,乘马射虎】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10月),孙权亲自骑着马去亭这个地方射虎,他所骑乘的马被老虎抓伤,孙权把双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却停了下来,孙权用戈(古代兵器)攻击老虎,才把老虎抓获了。

  孙权每次打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你用什么抵挡它?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一旦有所危险,恐天下耻笑?”孙权谢张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间不置盖,一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之。时有脱群之兽,犯其车,而权每手击之以为乐。昭虽苦谏,孙权常笑而不答。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公元200年,孙策被害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仅仅二十六岁,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辅佐孙权的大臣们中,除了张昭和周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肃。他对于孙权就好像诸葛亮对与刘备一样,他也曾经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现在的汉朝已经无法恢复元气了,但是曹操也很难短期内将他清除。现在将军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后方,以便对抗曹操。稳固自己的领地之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四处征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相关参考

孙权是怎么死的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出生。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开国大帝孙权

  吴太祖大帝孙权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子之后。任长沙太守,封破虏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吴大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的谥号为什么叫“吴大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的谥号很有意思,叫“吴太祖大皇帝”,简称“吴大帝”,这个谥号在中国的皇帝中仅孙权一例,可谓是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孙权

孙权在继承人问题的迟疑导致内耗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

孙权的儿子是谁 历史上的孙权有几个儿子?

导读: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年称帝,建立吴,即东吴。252年四月,71岁的孙权因患风疾病死于建业宫中,称帝在位23年。葬于建业蒋陵,谥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二宫之争 孙权一生做得最糊涂的一件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

二宫之争 孙权一生做得最糊涂的一件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

顺势而为,孙权建吴称帝

  曹丕南征,耀兵而已>>  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秋七月,魏文帝曹丕自洛阳东巡,幸许昌,大举南征。侍中辛毗谏道:“吴楚之民,险而难御,道隆后服,道净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今陛下祚有海内,夫不

刘备伐吴名为关羽报仇 实是吓唬孙权

导读:刘备伐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备伐吴,在三国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蜀汉精兵尽出,刚刚登基称帝的刘备企图通过这次伐吴战争占据江东,并以此与曹魏势力抗衡。但是很可惜,出征伊始虽然气势如虹,胜仗

三国历史上东吴孙权见魏蜀交战有什么反应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刘禅获悉,询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