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朱元璋稳坐天下 刘伯温如何施法降龙十八掌
篇首语: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助朱元璋稳坐天下 刘伯温如何施法降龙十八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助朱元璋稳坐天下 刘伯温如何施法降龙十八掌
在北京东直门内大街与雍和宫大街的交汇处有处地标叫北新桥,北京地铁五号线有北新桥站。北新桥名字叫桥,可实际上原来没有桥,更没有桥翅,这里有个著名的锁龙井民间传说,而这个传说就与刘伯温有关。
据说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天下初定。突然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个梦,梦里说龙王和他说,要把北京的水全部带走,因为连年的战争让上天愤怒了。于是朱元璋就请教了当时的军师——刘伯温,刘伯温为防水患,找来当时已经出家的姚广孝,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通到大海。一口在京西玉泉山镇的大庙地下,一口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东直门的北新桥。刘伯温与姚广孝设计,将龙王锁在了北新桥的海眼里,并承诺,等桥旧了,修起桥翅了,路灯朝下不朝上了,就放老龙出来。可人们并没有修桥,而是在上面盖了一座岳王庙,还把这个地方叫做北新桥,因此老龙永远的被镇在了井里。这就是民间传说精通《易经》的刘伯温施展了“降龙十八掌”的法术。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那么,为什么刘伯温会被传得如此之神呢?因为朱元璋起兵时,为掩盖出身卑微,大量编造个人神话,自称外祖父是宋朝皇帝的随扈,通巫术,以凸显自己才是反元的正宗。为了称帝,他自称此前一年曾受道教天神指点,受赠“绛衣、冠履、宝剑”等神物,理当得天下。为了让这些神话变得更丰满,朱元璋进一步将“刘邦与张良”的故事也搬了过来,而刘伯温曾效力元朝,在江浙名声甚大,当时流行谶纬之学(一种迷信),刘伯温恰好是此中高手,种种因素,使他最接近张良的角色,恰好能衬托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形象,而刘伯温也善于就坡下驴,经常编造一些天象的吉言给朱元璋打气。在朱元璋发布的诏书中,经常引用相关语言,并刻意突出刘伯温的“先见之明”,说他是当代的诸葛亮,表面看,二人已是如胶似漆。
但事实上,刘伯温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算“顶尖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伯温,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诚意伯”。
千字文有言“高冠陪辇”,百川直译为“陪伴皇帝得高官”。打天下时被树立典型,坐天下时却靠边站,因为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威望颇有忌惮,唯恐对皇权构成威胁。刘伯温晚年屡遭挫折,郁郁而终,但还未致身败名裂,尚算“全身而退”。相反,许多红极一时的名臣则下场凄惨。朱元璋为政过苛,群臣敢怒不敢言,往往转而赞颂那些已经逝去、尚未被污名化的名臣,如徐达、常遇春等,刘伯温也因此“得利”,加上刘伯温后代又是编文集,又是找名手立传,使刘伯温身后的名声越来越大。
相关参考
刘伯温,想来大家也是知道的,刘伯温,在明太祖还未登基之时是江南有名的儒家代表。刘伯温曾自己称自己要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要强上一百倍,诸葛亮他只是让天下三分,而自己却能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可想这刘伯温是何等
刘伯温,想来大家也是知道的,刘伯温,在明太祖还未登基之时是江南有名的儒家代表。刘伯温曾自己称自己要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要强上一百倍,诸葛亮他只是让天下三分,而自己却能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可想这刘伯温是何等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座下几大军师之一,助朱元璋开国建明。洪武四年,被朱元璋赐令还乡。洪武八年去世,关于他的逝世,有这样的说法。 回到家乡的刘伯温不幸感染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座下几大军师之一,助朱元璋开国建明。洪武四年,被朱元璋赐令还乡。洪武八年去世,关于他的逝世,有这样的说法。 回到家乡的刘伯温不幸感染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另一个是明朝诚意伯刘伯温,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平定天下。但刘伯温的地位显然与诸葛亮没法比,诸
1360年,朱元璋招揽了刘伯温,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随后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1360年之时,天下形势并不明朗,朱元璋还没有脱离「”小明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有一个特点,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打完天下,就该坐天下,按理说天下都是你皇帝一个人的,但也不能忘了当初追随你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吧,人家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陪你造反,如今四海升平,你就
说到明朝的传奇人物,除了朱元璋之外,不得不提到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
8,刘伯温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
朱元璋在打拼天下时,刘伯温就给他当谋士。在战事顺风顺水时,刘伯温在帐下工作,从不多言。谁知,当战事让朱元璋连连失利时,许多官兵和谋士都纷纷逃出军营另谋高就了,刘伯温却一反常态地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