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何以独得雍正信赖? 跻身十二大铁帽子王

Posted 雍正 胤祥

篇首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胤祥何以独得雍正信赖? 跻身十二大铁帽子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胤祥何以独得雍正信赖? 跻身十二大铁帽子王

清宫剧中经常能看到许多王爷,这些王爷地位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有特权的是铁帽子王。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清朝铁帽子王共有十二位,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四位属于恩封,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后四位之首就是怡亲王胤祥。

胤祥是清康熙第十三子,从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整整十年时间,胤祥是很受康熙看重的。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康熙必将胤祥带往。不足20岁却受到皇上的器重,连八爷允禩的老师都认为他前途无量。但在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不知为何,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

康熙后边是雍正,这位皇四子一继位,就对兄弟们毫不手软。或杀,或贬,或禁,一个个处理完事。同样身为雍正的兄弟,胤祥这会儿的境遇却是咸鱼翻身,新颜换旧貌。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胤祥终于盼来了自己的春天。雍正为何对他另眼相看?

《李卫当官》里头,十三爷也就是胤祥,一直是四爷党的重要成员之一,胤禛办事,总有他在后边大力支持,出谋划策。而事实上,两人的关系也确实非常好。

雍正给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学由他亲自教授,经常形影不离,即使短暂分别,也时常书信慰问。可以说那个时候,胤祥就给雍正留下了靠得住的好印象,两人关系比较铁。

如果说早起雍正重用胤祥是因为两人非比寻常的关系的话,那后来身居要职,考验的可就是真刀真枪的能力了。

雍正是一个很重视手下办事能力的人,不怎么关注那些虚名。正是因为如此,李卫才得以受到重用,胤祥虽然是兄弟,就雍正那个脾气,办不好差,估计照撸不误,虽说被康熙老爷子冷落了十几年,没怎么历练,可这位老十三还真没让雍正失望。

胤祥一上任,其理事之才,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雍正也才真正放心,自己没有看错人。

为报知遇之恩,胤祥也算是鞠躬尽瘁了,初年到三年,胤祥开始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三年底,会考府解散、总理大臣卸任,胤祥除了继续以前的各项兼职外,加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领圆明园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密谋筹办军需,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兼职工作之多,估计兼职上瘾的蒋介石看了都甘拜下风。

掌管户部期间,胤祥又查出户部亏空银250万两,经奏请皇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采取诸如直接查抄;把亏空官员的职位全部冻结,以类似于分期付款的方法逐年减扣官员奖金等方式分别加以解决。对一些与造成财政亏空有直接关系的王公亲贵也毫不容情,连履郡王胤裪等人都被勒令变卖家产清还亏欠。有人因此责怪胤祥过于苛刻无情,然而也正是凭着这种不徇情姑息的认真态度,他才较好地贯彻了雍正皇帝旨意,使亏补欠还,整顿财政取得显著成效。

另外胤祥还给雍正推荐了许多人才,李卫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胤祥在康熙年间就因病身体不好,为雍正王朝又是大包大揽,最后积劳成疾,雍正八年病故,这会儿雍正也在病中,带病料理了胤祥的丧事,可见对这个兄弟,雍正是何等看重。

相关参考

邬思道让胤祥辞掉铁帽子王,但是胤祥做了铁帽子王,为何没有事

雍正登基前的十三爷号称「”侠王”,助人为乐,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相比于其他的皇子,他更是难得的有情有义。这是康熙皇帝常常对他称道的地方,甚至在太子胤礽即将被废的时候,也毫不避嫌,拉太子一把。十三爷没有

她是雍正最宠爱的女儿,养母是大清皇后,弟弟是铁帽子王

说起雍正皇帝,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冷酷无情、为人刻薄,其实每个人都有温情的一面,雍正也不例外。比如说雍正帝对待怡亲王胤祥的恩宠,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就连胤祥的女儿也被接入宫中,成为众人羨慕的大清公主,

拼命十三郎正是康熙儿子 也是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

在之前的一部电视剧《步步惊心》里面其实就有对十三郎的具体描写,他作为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并且也是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他就是拼命十三郎的来源,爱新觉罗胤祥。其实十三郎是只是他的代号而已,那么拼命十三郎又

铁帽子王有几个,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

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时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时期)、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怡亲王胤祥(雍正时期)、恭亲王奕欣

“拼命十三郎”爱新觉罗·胤祥为什么不夺嫡

...全、侠肝义胆。他便是粉丝众多的拼命十三郎,满清王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怡亲王胤祥。爱新觉罗·胤祥,康雍帝第十三子,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满洲正蓝旗人,传言其生母为喀尔喀蒙古部落公主宝日龙梅(二月河

胤祥並沒有拚命辭掉鐵帽子王,為何仍然能善終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雍正奪嫡的首席智囊,但雍正對他其實是既用且防。在奪嫡成功後,雍正本想效仿「鳥盡弓藏」之舉,準備秘密處死鄔思道,但鄔思道一席話說動雍正,在承諾「半隱」之後,暫時擺脫了龍潭虎穴。

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 他们究竟都干了啥厉害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清朝一共有12大铁帽子王,铁帽子的意思就是:他们死后,他们的爵位由儿孙们世袭罔替,辈辈称王,只要大清国还在,他们就会将王位的铁帽子永远地戴下去。很多读者的心里都会生出一个疑问,这十二大铁帽

十三爷的“铁帽子”被谁夺了,竟是一位妙龄女子?

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在九王夺嫡中险胜,十三阿哥胤祥功不可没,在之后帮助雍正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十三爷更是居功至伟,可以说,是十三爷成就了四爷,现在列位看官且不论那些流言蜚语了,仅凭雍正一朝的政绩,他们二人是...

铁帽子王什么意思,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整个清代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

历史人物 铁帽子王真正身份是什么

在清朝,有一种特殊的称谓,它的级别、待遇比亲王还要高,那就是铁帽子王。在大清统治的二百多年中,共册封了十二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在开国之初跟随太祖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称为功封铁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