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李鸿章?方伯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李鸿章?方伯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李鸿章?方伯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近几年,依据新近发现的卢毓英《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中,关于方伯谦的一些记载,有些人开始了给方伯谦翻案。在卢毓英的书中这样写道:”‘济远’自牙山逃归,船中血肉狼藉,三军望之骇然。方管带禀报丁汝昌,陈明其如何遇敌,如何攻击,如何被围,如何悬挂白旗以诱敌,至敌临近下锚,而后出其不意击中敌舰要害,庶反败为胜,始得脱离虎口逃归各情节。丁概置若罔闻,仅问‘广乙’、‘威远’何往?方答以‘威远’不堪御敌,故令其先行远避。‘广乙’遇敌与敌战数时之后,不知所之。丁曰:令尔保护载兵之船,竟被击沉,全军尽覆,五艘同出,一艘独归,保护之谓何不力可知矣。且悬挂白旗辱国甚,孰尔有何面目归来见我,独晓晓不休道功绩耶?方无言而退,丁乃电奉李相请治方悬挂白旗辱国之罪,李相疑之,派员前来查办审明各情节,具实奉覆,李相传谕探明‘广乙’确实情形再行审究。“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说是方伯谦的济远号从丰岛海战中退回来的时候,船中四处都是尸体,血肉模糊,看过的人都很惊骇异常。方伯谦于是向丁汝昌禀报事情的起末,最后说自己升白旗诱敌深入,随后在敌人临近的时候,出其不意击中敌军战舰要害,并且还炸死了一名提督。因为这样,最后才能反败为胜,得以返回。而丁汝昌对于方伯谦所说并不在意,只询问其他运输船的去处,得知全部都沉没之后,便严令斥责。说本来派你去就是保护他们的,你就是这么保护的?全部都沉没了,只有一艘回来了,你还一直在说自己的功绩?随后丁汝昌便发电报给李鸿章,希望能治方伯谦之罪。李鸿章却让丁汝昌查明事实再说。

  后面在黄海海战中,李鸿章说方伯谦逃跑,导致整个战场的失利,因此将其下狱问责。随后便下令将方伯谦处死,以儆效尤。有了丰岛海战的那一层原因,有人提出,李鸿章之所以那么快的处置方伯谦,实际上是为了让方伯谦顶罪。李鸿章杀方伯谦,并不是因为他作战不利,而是因为个人利益。

  对于这种说法,小编并不同意。一是卢毓英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只是一本民间传记,存在很多争论之处。他其中所记的一些事情,是否值得信任都成问题。二是方伯谦的确在丰岛海战还有黄海海战中,都临阵脱逃,导致了整个舰队的失利。

  看历史,并不能看一家之言。在丰岛海战中方伯谦的表现到底是怎么样的,绝不能只看卢毓英《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所说。而在看他人言论中,我们发现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远不似他所说的那样英勇。

  当时担任丰岛海战运粮任务的操江号洋员丹麦人米伦斯记:”二十三日早九点,见高升号轮船被日本大铁甲三号拦住,该船距离操江号约3英里。操江管带即行转舵驶回,向西约行一点钟之久,见济远兵船突由一岛之后傍岸驶出而行,与一日本兵船开炮互击……至上午十一点三十分时,该船驶近操江,突改向西偏北二度由操江船头驶过,想离约半英里。济远悬挂白旗,白旗之下是日本军旗,舱面水手奔走仓皇……济远兵船原可帮助操江,乃并不相助,亦未悬旗通知。“

  而在黄海海战中,丁汝昌的报告:”十八日与倭开战,当酣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方伯谦首先逃回,各船观望星散。倭船分队追赶‘济远’不及,折回将‘经远’拦截击沉,余船复回归队。‘超勇’舱内被敌炮击入火起,驶至浅处焚没。‘扬威’舱内火起,又为‘济远’拦腰碰坏,亦驶至浅处焚没。查战时‘定远’、‘镇远’舱内亦为敌弹炸烧,一面救火,一面抵敌,皆无失事。‘超’、‘扬’若不驶至浅处,火即可救。‘经远’同‘致远’一样奋勇摧敌,闻自该管带等中炮阵亡,船方离队,如仍紧随不散,火亦可救,‘广甲’管带吴敬荣随‘济远’逃至三山岛东搁礁,连日派船往拖,难以出险。现用驳船先取炮位,再不浮起,只得用药轰毁。窃自倭寇起衅以来,昌屡次传令,谆谆告诫,谓倭人船炮皆快,我军必须整队攻击,万不可离,免被敌人所算。此次乃‘济远’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余船请暂免参“

  因为此事,方伯谦被斩首严惩。而看方伯谦此人在战中的表现,首先是一个怯战的小人,其次是一个满口谎言的奸臣,最后还是一个不顾命令的失败军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方伯谦是谁

  方伯谦,字益堂,是晚清末年军官,在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中任职,曾多次参与与各国的海战。公元1854年生于闽县,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谦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六岁之时进入私塾读书,通知十年的时候,以优异的

方伯谦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方伯谦,字益堂,是晚清末年军官,在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中任职,曾多次参与与各国的海战。公元1854年生于闽县,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谦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六岁之时进入私塾读书,通知十年的时候,以优异的

方伯谦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方伯谦,字益堂,是晚清末年军官,在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中任职,曾多次参与与各国的海战。公元1854年生于闽县,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谦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六岁之时进入私塾读书,通知十年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

方伯谦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方伯谦,字益堂,是晚清末年军官,在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中任职,曾多次参与与各国的海战。公元1854年生于闽县,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谦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六岁之时进入私塾读书,通知十年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

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 清朝甲午战争谜团

...,由于逃跑仓促,还撞到了已经搁浅的“扬威”号战舰。李鸿章一怒之下上奏朝廷,方伯谦被斩首,死时仅有41岁。然而,对这样一位“逃兵”,在他死后,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方氏后裔在内认为,方伯谦作战勇猛,...

历史人物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李鸿章

  近几年,依据新近发现的卢毓英《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中,关于方伯谦的一些记载,有些人开始了给方伯谦翻案。在卢毓英的书中这样写道:”‘济远’自牙山逃归,船中血肉狼藉,三军望之骇然。方管带禀报丁汝昌,陈明

历史人物 方伯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在黄海海战中是逃跑还是诈降

北洋水师时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心心中永远的历史伤痛。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著名的北洋水师将领均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历史人物,下面我们要谈一个相对有些争议的水师

历史人物 方伯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在黄海海战中是逃跑还是诈降

北洋水师时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心心中永远的历史伤痛。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著名的北洋水师将领均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历史人物,下面我们要谈一个相对有些争议的水师

“无后为大”害死了方伯谦?方伯谦是怎样一个人

1894年9月24日清晨6点左右,天刚蒙蒙亮,一个赤裸上身,下身白裤的中年男子,被一队卫兵押向旅顺黄金山下大坞西边的刑场上,刽子手刀风过后,中年男子人头落地,引颈受戮者就是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

“无后为大”害死了方伯谦?方伯谦是怎样一个人

1894年9月24日清晨6点左右,天刚蒙蒙亮,一个赤裸上身,下身白裤的中年男子,被一队卫兵押向旅顺黄金山下大坞西边的刑场上,刽子手刀风过后,中年男子人头落地,引颈受戮者就是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