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Posted 君子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南方的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向来关系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于是就率兵攻打越国。当时,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了一场激战。阖闾自信满满,原以为这场仗自己可以稳赢。结果却被打败了,而他自己又受了箭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回到吴国没多久,就去世了。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的时候提醒夫差道:“千万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从此,差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这个嘱托,并叫人经常提醒自己。每当他经过宫门的时候,他手下的人就扯开嗓子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将你父亲杀害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还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越国。当时,越国很有能力的大夫分别是文种和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已经快要三年了。看来他们这次前来是决意要报仇雪恨,来势汹汹。我看我们不如牢牢守住这座城,千万不要和他们展开战斗。”
勾践不同意,便带领大军前去跟吴国人战斗。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交战,最终,越国惨败。
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这时候,勾践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连忙向范蠡求教说:“我如今真的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到了今天这步田地。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便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卑辞重币,在夫差面前说了越王勾践愿意投降。夫差想要答应,但是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私下将一批美女和珍宝送给他,请求他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讲好话。
后来,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夫差最终不管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前提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做人质。
文种便回去向越王勾践报告了此事。于是,勾践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之后,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如此这般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真意地归顺自己,便将他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担心眼前的安逸生活会消磨自己的志气,于是,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就会先尝一尝苦味,还扪心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勾践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做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颂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变得富强,于是,他就亲自参加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以此来鼓励老百姓开展生产。由于越国遭受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于是,勾践便制定出了一整套奖励生育的制度。勾践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心中都拧成了一股绳,一心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强盛。后来,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变得民富兵强,终于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国,一雪前耻。
谋略智慧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你想超越自己,你想纵横职场,你想创造卓越的团队,但你又不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等有利条件。那么,请忍辱负重,循序渐进,持续修炼,最终必将修成正果!
相关参考
勾践灭吴春秋末年,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经过十余年的相互讨伐,越国渐有吞吴之势。周敬王三十八年,越国乘吴王夫差率军北上与晋争霸、国内空虚之机攻入吴都,因夫差急率大军来救,乃暂与之议和而罢。时过四年,吴
历史人物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刻挖了一个人的坟墓,百姓个个拍手称快
中国古代一直流行“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思想,加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隐忍,很多时候当自己有能力报仇时,发现敌人已经去世了,这时就得启动“掘墓鞭尸”的程序。古代启动这套程序的报仇的人也不少,比如孙殿英
越王勾践灭吴之战公元前505年,吴国军队攻进了楚国国都郢,正在那儿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呐,这一边,越国国王允常见吴国的兵马都开到楚国去了,国内空虚得很,便出兵偷偷占领了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吴国国王阖
文|和佛赏花去>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位贫苦的农村娃,面对霸占自己新婚妻子的地主恶少,用了20年时间做到开国将军,衣锦还乡一雪前仇。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真事,就发生在开国少将李文清身上。李文清性烈如
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得意忘形,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人斥之为“越之水重浊
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得意忘形,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人斥之为“越之水重浊
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
第1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勾践卧薪尝胆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是强调“慎战”和“重战”,要求决策者在进行战争之前,要进行
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
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劝他逃跑。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