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越王勾践灭吴之战

Posted 勾践

篇首语:我永远要记得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所恐惧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越王勾践灭吴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越王勾践灭吴之战

越王勾践灭吴之战

公元前505年,吴国军队攻进了楚国国都郢,正在那儿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呐,这一边,越国国王允常见吴国的兵马都开到楚国去了,国内空虚得很,便出兵偷偷占领了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吴国国王阖闻听到都城被占的消息,立刻率兵回国。越王允常自知打不过吴军,带着胜利果实逃回了越国。从此,吴越两家记了仇。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儿子勾践继承了王位。吴王阖闾为报9年前越国侵吴之仇,乘允常之丧,发兵攻打越国。双方在槜李(浙江嘉兴西南)接火。勾践看到吴军阵容严整不易攻破,便组织敢死队拼命冲锋,几次进击,都被吴军打回。勾践又逼着罪犯排成队,一起持剑到吴军阵前。罪犯不会打仗,对吴军说:“吴、越两国交兵。我们这些罪犯也被逼了上来,怎么的都是个死,就死在你们面前算了!”说着就有几人拔刀自刎。吴军将士没见过这阵势,都感到奇怪,一个个争着到前面来看,这一看不要紧,吴军的阵势乱成了一片。越军乘机发动进攻,把吴军打得丢盔卸甲。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他临死不闭眼睛,盯着儿子夫差,告诉他“千万不要忘报这个仇!”

夫差牢记越国杀父之仇,努力练兵,准备攻越。越王勾践知道这个情况,不等夫差准备好,就先动了手。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的劝阻,亲自率水师开往太湖。夫差得到情报后,带领全部舟师,迎战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吴王夫差和伍子胥、伯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吴军士气高昂,作战勇猛,把越军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仅带5000人仓皇逃走,跑到会稽山藏了起来。吴军追来,占领了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越王勾践在生死关头,听从范蠡的意见,一方面派文种向吴王求和,一方面以美女和财宝贿赂吴国伯嚭,让他说服吴王接纳越国为属国。吴王被伯嚭说服,同意越国臣服。以伍子胥为首的一派反对媾和没有成功。

吴越媾和以后,越王勾践到吴国当奴仆,每天在吴王夫差身边,顺从地侍候吴王。3年后,吴王相信了他,把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表面上仍然老实地孝敬吴王,时常向他送厚礼,送美女,麻痹吴王,让他消除戒心。暗地里却加紧拢络人才,训练军队,准备对吴国进行报复。

吴王夫差得胜后,越来越不把邻国放在眼里,先后打败了齐国、鲁国,他更加骄傲了。公元前482年,不听伍子胥劝告,亲率3万人马到黄池(河南丘封南)去会晋定公,家里只留下老将残兵。越王勾践一看报仇的时机到了,率49000人直奔吴国都城。吴国太子友忙率兵到泓水堵截越军,等候吴王回师再战。但是,部将孙弥庸不听命令,自己带5000人出战,开头一仗倒也打得挺好,还抓到了越军两位战将。可是,等勾践率主力军一到,一阵猛打,吴军就抗不住了,逃跑都跑不及了,连太子友也当了俘虏。越军乘胜前进,第二天就占领了吴国都城姑苏。

吴王夫差在黄池听到这一消息,争到的霸主地位也坐不住了,急忙率兵返回。等到吴军长途跋涉赶回来,一个个都已精疲力尽。吴王看到部队已无力战斗,忙向越王求和。勾践明知硬打不是好办法,同意讲和,撤军回国。

公元前478年,吴国大旱,粮仓空虚,越王勾践率5万大军来灭吴。吴王夫差率6万吴军到笠泽江(江苏吴江县南)阻拦。两军隔江对峙,当天夜里,越王派两股人马,从两个地方大肆击鼓渡江,吴王以为越主力来攻,将6万吴军分两路抵挡。这时越军主力偃旗息鼓悄悄地在另一地点过江,向吴军中央大举进攻,吴军立刻大乱。等吴国两边的主力部队回来救助时,越军先渡江的那两路部队又杀过来,致使吴军全线崩溃,迫使它退到都城姑苏据守。

越军采取死困战略,把姑苏城紧紧围住,足足困了两年。吴军没有粮食吃,趁着黑夜突出城来跑到姑苏山上,又被越军包围。吴王派人以好言求和,越王有些不忍心,想答应。范蠡却不同意,他说:“谁使我们吃不饱饭,不是吴国吗?谁与我们争夺三江五湖,不是吴国吗?我们为报仇雪恨已准备了20年,现在眼看要胜利了,怎么能放弃呢?”越王同意了范蠡的意见。

公元前475年11月,越军攻占姑苏城。勾践派人去羞辱夫差,说:“可以把你安置在甬东(浙江舟山群岛)做皇帝,你看怎样?”夫差说:“我还是死了吧!”说着拔剑自刎了。从此,勾践成了显赫一时的霸主。

相关参考

军事谋略 勾践灭吴讲了什么道理

勾践灭吴春秋末年,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经过十余年的相互讨伐,越国渐有吞吴之势。周敬王三十八年,越国乘吴王夫差率军北上与晋争霸、国内空虚之机攻入吴都,因夫差急率大军来救,乃暂与之议和而罢。时过四年,吴

西施千金赎儿记

一  话说越国灭掉吴国后,越王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欢庆灭吴之功。在一片欢悦的气氛中,越国大夫范蠡发现越王勾践是个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小人,于是,他托词向勾践辞行。勾践哪肯答应,流

历史人物 西施千金赎儿记

一  话说越国灭掉吴国后,越王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欢庆灭吴之功。在一片欢悦的气氛中,越国大夫范蠡发现越王勾践是个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小人,于是,他托词向勾践辞行。勾践哪肯答应,流

晋朝历史 西晋灭吴之战

战略示意图>>  晋泰始五年(269年),晋武帝以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卫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今山东临淄北);司马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以这些地区作为进军的

晋朝历史 西晋灭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晋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大举伐吴,发水陆大军二十万,令王、杜预、胡奋等将兵分六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出击东吴。朝政败坏、已无大将坐镇的东吴面对晋军的强势入侵无力抵抗,被

历史人物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西施千金赎儿记历史名人

  话说越国灭掉吴国后,越王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欢庆灭吴之功。在一片欢悦的气氛中,越国大夫范蠡发现越王勾践是个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小人,于是,他托词向勾践辞行。勾践哪肯答应,流泪

历史人物 晋朝牛人杜预连骑马都不会,为何成为灭吴之战的功勋之臣

吴国人为何那么痛恨他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指挥的军队或斩杀,或俘虏了很多吴国的高官。整个灭吴一役,杜预所统共斩杀、俘虏吴国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省部级)官吏14人,郡守、将军一类的中级(厅级)官吏多达

这一对好友共同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一个被杀,另一个成为 ”商圣”

公元前516,出身贫寒、身着麻衣的少年范蠡在楚国宛城遇到知己好友文种,此时的文种官任宛城令,两人身份悬殊,范蠡没有因为身份的卑微而妄自菲薄,文种也没有自己官居宛城令而自视清高,一番交谈下来,两人互相引

军事谋略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勾践灭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南方的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向来关系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于是就率兵攻打越国。当时,吴

越灭吴后也曾盛极一时但又因为什么被灭

越灭吴之战,顾名思义,即是一场越过灭亡吴国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为何发生?这场战争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想要解答上述的问题,请先来了解越灭吴之战的背景,通过对越灭吴之战背景的了解,去一一解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