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最脍炙人口 古诗词中的清明

Posted 清明 杜牧 清明节

篇首语: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杜牧《清明》最脍炙人口 古诗词中的清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牧《清明》最脍炙人口 古诗词中的清明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雷阵阵、细雨绵绵、万物复苏,大地上到处芳草萋萋、桃李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野田荒芜之处,是死者的坟墓,使人心生悲哀。诗人触景生情,由清明的百花想到荒原的逝者,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郊野扫墓、悼念亡灵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凄然:“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中的“酒”字涵盖了人生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充裕和精神的愉悦;一个“醉”字,形象地写出了尽情享受的诸多乐趣。人生在世,应该珍爱生命,理智而聪慧地享受人生。这种享受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停止,无论皇帝权臣还是贵族富豪,都不能把没有享受完的幸福和欢乐带进坟墓。至于对逝者的祭奠和哀悼,不过是生者的自我安慰罢了,对逝者已经毫无意义可言。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描绘了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古代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清明节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生者对逝者祭奠悲悼、寄托哀思,也是对生者心灵的一次洗礼。古诗词里的清明意象万千、意味深远,无论是烟雨蒙蒙、青草离离,还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它留给后人的,是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精神慰藉和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

相关参考

“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存疑 有专家指或非杜牧所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清明的诗以上面这首杜牧的七绝最为读者所熟知。它曾被选进《千家诗》,而这部诗选是旧时代四大启蒙课本“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

我国古代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然而,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古人又是怎么过清明节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这是举世公认的。其次它文采斐然,诗词歌赋、书法等皆造诣颇深,这是古今中外其它政治人物所不及的。在个人作风上崇尚节俭,清廉,开一代清明吏治之先河。最重要的一

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数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後,隱藏在畫中的小秘密,你都發現了么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乃是北宋風俗畫,何謂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清明上河圖一畫中記錄的正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以及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真實

历史秘闻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这是举世公认的。其次它文采斐然,诗词歌赋、书法等皆造诣颇深,这是古今中外其它政治人物所不及的。在个人作风上崇尚节俭,清廉,开一代清明吏治之先河。最重要的一

古代清明節要放假,唐宋時期最幸福,連放7天假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清明節來了。作為春節之後的第一個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總是那麽讓人期待。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日子,還有比闔家外出享受春天更愜意的事情嗎?今年清明節剛好遇上星期六和星期日,因此

清明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清明节为什么又被称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