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孙武演兵》文言文原文、译文与读后感

Posted 孙武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孙武演兵》文言文原文、译文与读后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孙武演兵》文言文原文、译文与读后感

孙武演兵

孙子武①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②,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执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③,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④,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⑤,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列传》)

【注释】

①孙子武:即孙武。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②十三篇:即《孙子兵法》十三篇。③钺(fūyuè):大斧,军中行刑所用的工具。④规矩绳墨:本义指工匠所用的工具,这里借指规章制度。⑤郢: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东南。

【译文】

孙武,齐国人。因为精通兵法而被吴王阖庐接见。阖庐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都已看过了,可以试用来操练一小部分士兵吗?”孙子回答说:“可以。”阖庐问:“可以试着操练妇人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于是同意了,召集宫中一百八十名美女。孙子将她们分为两队,以吴王的两名宠姬为每队的队长,命令她们都拿着战戟。孙子问:“你们知道你的心和左右手、后背吗?”宫女们回答说:“知道。”孙子说:“向前,则朝着心的方向;向左,朝左手的方向;向右,朝右手的方向;向后,就朝后背的方向。”宫女们说:“知道了。”规定完后,就布设一钺为刑具,随即反复交待上述规定。于是命令击鼓向右,宫女们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白,交代不清楚,是将领的过错。”再反复交代后命令击鼓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白,交代不清楚,是我将领的过错;但已交代清楚了却不按规定做,就是士兵们的过错了。”于是要斩杀左右队长。吴王在台上观看,见要斩杀自己的爱姬,大为惊骇。急忙派使者传令:“我已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我若没有这两位爱姬,连饭也吃不香,希望将军不要杀她们。”孙子说:“我既已被任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名队长以示众。提拔排在她们后面的人为队长,再击鼓传令。宫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站起都合乎规定,没人敢出声。于是孙子派使者向吴王报告:“士兵已操练好,大王可以下来检阅,任凭大王随意使用,就是让她们赴汤蹈火也行。”吴王回答说:“将军就此而止,回房休息吧,我不想下来检阅。”孙子说:“大王只喜欢谈论兵法,却不能运用兵法的实际内容。”于是阖庐知道了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命他为将军。吴国后来向西攻破强大的楚国,占领郢都,向北威震齐晋两大强国,在诸侯中名声大震,孙子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吉甫简介_李吉甫三代为相_李吉甫文言文原文及译文_李吉甫,字弘宪

本名:李吉甫别称:安邑李丞相字号:字弘宪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赵郡赞皇主要作品:《元和郡县图志》主要成就:辅佐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官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爵位:赞皇县侯→赵国公谥号:忠懿李

政治谋略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视听》原文、译文、解读

【本策解读】视听,就是视者看也,听者闻也;形微而不见,声细而不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诸葛亮曰:“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本策共计2个自然段,主要论述视听之政,其内容为:①君臣为政,要见微知著,

长短经(反经) 《反经·品目第三》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夫天下重器①,王者大统②,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格:法。不

长短经(反经) 《反经·量才第四》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量才第四【原文】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

长短经(反经) 《反经·大体第一》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大体第一【原文】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长短经(反经) 《反经·论士第七》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论士第七【原文】臣闻黄石公曰:“昔太平之时,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罚,德同无以相加,乃揽英雄之心。故曰:得人则兴,失士则崩。”何以明之?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往而

长短经(反经) 《反经·知人第五》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知人第五【原文】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①,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狙,音自舒反,慢也。愚

长短经(反经) 《反经·任长第二》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弘略而高远,历纤理微则宕往而疏越。

原文与翻译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

文言文的故事有哪些

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